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抚州北景德寺不见古画第五尊罗汉》
《抚州北景德寺不见古画第五尊罗汉》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十八声闻解倒根,少丛林汉乱山门

知他何处攞斋去,不见堂中第五尊。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丛林(cóng lín)的意思:指密集的树木、灌木丛生的地方,也用来比喻纷杂复杂的事物。

第五(dì wǔ)的意思:指排在第五位的人或物。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山门(shān mén)的意思:指山脉中的门户,也比喻进入某个地方或机构的入口。

声闻(shēng wén)的意思:声音传闻到耳朵中,指消息传达出去。

中第(zhōng dì)的意思:中间的第一个。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对佛法深邃理解的赞叹与感慨。"十八声闻解倒根",运用了佛教术语,"十八声闻"指的是佛经中提到的十八位证得阿罗汉果的圣者,这里的"倒根"可能是指彻底觉悟、去除烦恼根源之意。整句意为,通过深入的修行和领悟,这位僧人已经达到了彻底觉悟的境界。

"少丛林汉乱山门","丛林"是佛教中指众多僧侣共同居住修行的地方,"山门"则特指寺庙的大门或入口。这句话可能是在感叹在众多修行者中,能够真正达到高深境界的人寥寥无几,而那些未能深刻领悟佛法之人却扰乱了清净的修行环境。

"知他何处攞斋去","攞斋"即乞食,是佛教僧侣每日外出化缘以获取食物的传统习俗。这句话表达了对那位已悟道僧人的尊敬与好奇,想知道他究竟去了何方,是否仍在继续他的修行之旅,寻找更深层次的智慧。

"不见堂中第五尊","堂中第五尊"可能指的是寺庙内供奉的罗汉像之一,这里使用"尊"字体现了对被提及之物的尊重。这句话暗示了那位僧人可能已经超越了常规的修行境界,其影响力甚至超出了庙堂之内,连供奉的第五尊罗汉像都难以体现其深邃的智慧与修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述一位高僧的非凡修为及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展现了佛教中追求精神解脱与智慧提升的崇高理想,同时也表达了对这种精神追求的敬仰之情。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送汪时法归金华·其六

归去儿曹欲与言,相思切处莫窥园。

吾宗事业无多子,守得箪瓢始见根。

(0)

点绛唇.和彪德美韵赠杨伯原

蕙怨兰愁,玉台羞对啼妆面。懒匀香脸。

不放眉峰展。幽恨谁知,锦字空传远。何时见。

为郎肠断。不似郎情浅。

(0)

青玉案·其一

别时抆泪花无语。但一味、教郎住。

此日扁舟游远浦。雨晴云树,月斜烟树。

目断家何许。红笺不寄相思句。人在潇湘雁回处。

屈指归期秋已暮。万千里路,两三头绪。

恨不飞将去。

(0)

西江月·其二

门柳疏疏映日,井桐策策翻秋。萧条不似那时游。

只有山光依旧。别久犹牵去梦,怀多还惹新愁。

吹箫人在雁回州。不管沈郎消瘦。

(0)

清平乐·其三奉酬韩叔夏

薄情风雨。断送花何许。一夜清香无觅处。

却返云窗月户。醉乡曲米为春。荆州富贵中人。

肯入芗林净社,玉山屡倒芳茵。

(0)

减字木兰花

斜红叠翠。何许花神来献瑞。粲粲裳衣。

割得天孙锦一机。真香妙质。不耐世间风与日。

着意遮围。莫放春光造次归。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孙应时 林大钦 黄公辅 黄廷用 戴梓 华镇 杨荣 费墨娟 仇远 李云龙 释慧空 陆文圭 杨巍 叶茵 陈匪石 牟巘 华岳 何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