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常安(cháng ān)的意思:安定、平稳
过得(guò de)的意思:过得表示过上了某种生活状态,通常用于描述一个人的生活状况是否幸福、富裕或满足。
身心(shēn xīn)的意思:指言行一致,身体和心灵都积极地付诸实践。
随时(suí shí)的意思:任何时间,没有限制
坦然(tǎn rán)的意思:坦然指的是心情平静、毫无顾虑,面对困难或挑战时表现出的从容和镇定。
须要(xū yào)的意思:必须要;必要的需要。
学道(xué dào)的意思:学习道德修养和道德准则。
忧煎(yōu jiān)的意思:忧煎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意思是忧愁烦恼到极点。
有意(yǒu yì)的意思:有趣或有价值的
坐卧(zuò wò)的意思:指坐或躺着休息或行动。
- 鉴赏
这首诗《省缘(其二)》由宋代诗人释怀深所作,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哲理。诗中强调了修道之人应当首先学会减少与世间的牵绊和缘分,以达到内心的平静与自在。
首句“学道先须要省缘”,开篇点题,提出修道者应从减少世间纷扰开始,暗示了修行之路的起点在于内心世界的净化与简化。接着,“随时过得莫忧煎”一句,进一步阐述了在日常生活中,随遇而安、不过度忧虑的重要性,倡导了一种顺应自然、轻松自在的生活态度。
“无求坐卧常安乐”则表达了追求内心满足而非外在物质的观念,认为只要心中无欲无求,无论何时何地都能感受到内心的宁静与快乐。最后,“有意身心不坦然”则与前文形成对比,指出有意图、有欲望的心态会令身心不得安宁,强调了去除杂念、保持纯粹心境的必要性。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深刻地探讨了修道与生活的哲学,鼓励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寻找内心的平静与自由,体现了佛教中关于减缓欲望、追求内心和谐的思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刘伯益嘲菊韵
虚随斗转属中宵,草木凌兢菊粲条。
钱叠夕阳金偠㒟,蕊浮秋露玉镌雕。
不随俗子媚时好,长伴幽人避世嚣。
冷炙残杯愧徵逐,曲肱只合友颜瓢。
沁园春.庆彭司户
闻道参军,今日垂弧,胜如去年。
正新颁蓝绶,天香芬馥,初开黄牒,御墨新鲜。
鼻祖登科,已逾百载,衣钵于今喜再传。
图南事,看抟风九万,击水三千。官曹小试民编。
有奕世甘棠在道边。
向樽前有兴,细斟清醥,琴中得趣,缓拂朱弦。
东观酬书,西垣草制,此去掀腾好着鞭。
应难老,信君家眉寿,自有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