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景弄春韶,曾来醉绿瓢。
竹碧茶烟度,池清蕙气飘。
城鼓(chéng gǔ)的意思:形容人声嘈杂,喧闹非常。
愁城(chóu chéng)的意思:指一个人内心忧虑,苦恼重重的状态。形容心情沉重,愁苦不堪。
春韶(chūn sháo)的意思:形容春天的景象美丽动人。
鼓动(gǔ dòng)的意思:鼓动指挑动、煽动人们的情绪或行动,使其产生强烈的反应或动力。
兰桡(lán náo)的意思:形容文采华美的诗文。
弄春(nòng chūn)的意思:指人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而玩弄他人,使他人受到伤害或困扰。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木兰(mù lán)的意思:指女子扮男装或女子代替男子去从军的事情。
艳阳(yàn yáng)的意思:指明亮、照人的阳光。
阳朝(yáng cháo)的意思:指太阳升起的时候,代表着新的一天的开始。
预愁(yù chóu)的意思:预先担心或忧虑。
月夜(yuè yè)的意思:指夜晚的月亮和夜色,常用来形容夜晚的美丽和宁静。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园林中的美景,以及月夜下的别样风情。诗人张羽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园中春色的盎然生机与月夜的静谧之美。
首句“园景弄春韶”,开篇即点出园林中春意盎然的景象,仿佛春光在园中嬉戏,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活力与生机。接着,“曾来醉绿瓢”一句,通过回忆曾经在此饮酒赏景的情境,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暗示了此处景色之宜人。
“谁知明月夜,尤胜艳阳朝。”这两句转折,将视角转向夜晚,指出月夜下的景色比白天更加迷人。明月的清辉洒满园林,与白天的艳阳形成对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让人感受到不同寻常的美。
“竹碧茶烟度,池清蕙气飘。”进一步描绘了月夜下的具体景致。碧绿的竹林在月光下显得更加深邃,茶香随风飘散,池塘清澈,蕙草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构成了一幅宁静而雅致的画面。
最后,“预愁城鼓动,独上木兰桡。”诗人预感着即将到来的喧嚣,选择独自划着木兰舟离开,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逃避。这一句既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也流露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眷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月夜园林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许君青云彦,进学来玉堂。
居然五色毫,掉鞅翰墨场。
何缘忽抱恙,荏苒六月强。
云有二老亲,鬓发惊沧浪。
恨无千里鹄,载我天南翔。
沥恳夜具疏,顿首陈明光。
迩来得赐告,暂返闽中乡。
官舟趣行李,禁柳摇初黄。
相别城东门,立语春风长。
巍巍紫阳山,渺渺云谷庄。
就中吾与子,共致一瓣香。
子行日已远,山川郁相望。
仰止圣谟在,莫遣心田荒。
家庆乐无巳,人穷安可忘。
芸窗迟子归,寻源漱其芳。
一水绕屋流,双柏凌空苍。
平生四方志,及此歌明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