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变转(biàn zhuǎn)的意思:变化转折,形势或态度发生突然变化。
鼎峙(dǐng zhì)的意思:形容两个或多个力量、地位、势力相互对立、平衡,互不相让。
高卧(gāo wò)的意思:高高地躺着睡觉,形容安逸、舒适。
规模(guī mó)的意思:规模指事物的大小、程度或范围。
将军(jiāng jūn)的意思:指军队中的高级指挥官,也可用来形容勇敢、有能力的领导者。
隆中(lóng zhōng)的意思:隆中指的是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智慧或计谋。
三顾(sān gù)的意思:指为了邀请某人或寻求帮助,多次拜访或请托。
世变(shì biàn)的意思:指世界的变化,形容时代变迁、社会风气的变化。
素心(sù xīn)的意思:指一个人心地纯良善良,没有私心杂念。
无情(wú qíng)的意思:指人对待他人或事物冷漠无情,毫无同情心和怜悯之心。
转移(zhuǎn yí)的意思:指改变方向或位置,将某物从一个地方或状态移动到另一个地方或状态。
自是(zì shì)的意思:自然是如此,毫无疑问
坐看(zuò kàn)的意思:坐着观看,不采取行动。
- 翻译
- 他在隆中隐居并非无情,他的宏图大志岂是寻常之心。
他作为将领,刘备的三次拜访来得太晚,他静观世事变迁,深思熟虑。
- 注释
- 隆中:指诸葛亮隐居的地方。
匪:非。
无情:没有情感冷漠之意,此处指深思熟虑。
鼎峙:比喻三国鼎立的局面。
规模:宏图大志。
岂:难道,表示否定。
素心:平常心,此处指诸葛亮早有远见。
将军:指刘备。
三顾: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的历史典故。
晚:迟。
坐看:静观。
世变:世事变化。
转移:变迁。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王柏的《题诸葛武侯画像》,通过对诸葛亮画像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其深刻的敬仰之情。诗中“隆中高卧匪无情”一句,借用诸葛亮平生隐居于隆中而不轻易出山的情形,表现了他超然物外、不为名利所动摇的高洁品格。"鼎峙规模岂素心"则通过对其深远谋略和宏大抱负的描绘,突出了诸葛亮非凡的政治抱负和战略眼光。
“自是将军三顾晚”一句,直接点明了刘备三次到隆中请诸葛亮出山这一历史事件,强调了诸葛亮对于时局的深刻洞察和他的重要角色。"坐看世变转移深"则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超脱于世俗纷争之上的智慧和胸襟的赞赏,同时也反映出诗人自己对于历史变迁的感慨和思考。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诸葛亮画像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其英雄形象的崇敬,以及对其政治智慧和高尚品格的赞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大圆智镜
普庵非相亦非名,达本忘情不见人。
孤月全收无意识,桂轮独耀绝纤尘。
三祇一念汤消雪,万行须臾火烁冰。
到此何劳声色问,共君本自镜圆明。
若将铜器作天真,背黑面青赚学人。
本性如空含万物,妙明寂照岂容尘。
山河石壁三春雾,空色全彰六月冰。
智自圆明非我所,不拘日月定光明。
天地无穷行
天地无穷,人处于中。三才既兆,庶类皆通。
至圣立极,万方所宗。如星拱北,如水朝东。
垂衣而治,天下为公。孝慈道广,是谓大同。
自兹而降,谋用是崇。兵由此起,彊弱相攻。
上下分乱,莫知适从。匪兹礼义,曷能靖共。
顺之者吉,逆之者凶。不能率此,斯曰颛蒙。
穷通得丧,实维降衷。巧愚不与,系于遭逢。
毋肆小智,以菑厥功。安时处顺,于焉考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