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白云寺》
《过白云寺》全文
明 / 徐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寻僧到白云,便觉远尘氛

古道人迹流莺处处闻。

泉声归涧寂,山色过桥分。

坐听疏钟起,空林夕曛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尘氛(chén fēn)的意思:指尘土弥漫的气氛,形容事物昏暗、沉闷或萧条无望。

处处(chǔ chù)的意思:处处意指“到处、各处”,表示某事物或某种情况在各个地方都存在或普遍存在。

古道(gǔ dào)的意思:指古代的道路,也表示古老的道路或传统。

过桥(guò qiáo)的意思:指克服困难、跨越障碍,成功完成任务或达到目标。

空林(kōng lín)的意思:指树木凋零,森林荒芜,没有生气。

流莺(liú yīng)的意思:形容声音悦耳动听。

人迹(rén jì)的意思:指人类活动留下的痕迹或痕迹所在的地方。

山色(shān sè)的意思:山的景色、山的颜色

少人(shǎo rén)的意思:指人数稀少,少之又少。

疏钟(shū zhōng)的意思:指钟声清脆悠扬,声音洪亮悦耳。

夕曛(xī xūn)的意思:夕阳的余晖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探访白云寺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宁静与超脱的氛围。首句“寻僧到白云,便觉远尘氛”直接点明了访僧的目的地——白云寺,以及到达后内心瞬间远离尘世纷扰的感受。接着,“古道少人迹,流莺处处闻”两句,通过描述荒凉古道上稀少的人迹和四处可闻的黄莺啼鸣,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略带寂寞的环境氛围。

“泉声归涧寂,山色过桥分”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寂静与自然景色的壮丽。泉水潺潺流入深涧,显得格外宁静;山色随着过桥的视线逐渐展开,展现出层次分明的美景。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视觉与听觉上的享受,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对自然之美的深深赞叹。

最后,“坐听疏钟起,空林正夕曛”以钟声的稀疏和夕阳西下的景象收尾,既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也象征着心灵的净化与升华。整个画面在夕阳的余晖中显得格外和谐,仿佛诗人的心灵也在这片宁静中得到了洗涤,达到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

综观全诗,徐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远离尘嚣、充满自然之美的画卷,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徐熥

徐熥
朝代:明

福建闽县人,字惟和。徐?兄。万历四十六年举人。负才淹蹇,肆力诗歌。与弟徐?并有才名,然?以博学称,熥则以词采著。有《幔亭集》。
猜你喜欢

七夕闻鹊·其二

黄姑西不娶,织女东未嫔。

绛河咫尺间,可望不可亲。

欲遣乌作使,乌黠言未驯。

欲诏凤为媒,凤老咮不灵。

独有雕陵鹊,造梁河之漘。

频年事填河,头秃弗爱身。

胡然此今夕,疆疆语依人。

熠耀渡机石,鸊鹈窥汉津。

鹊昔号神女,至此不复神。

缅思成桥事,谩语抑不伦。

直须明河水,尽洗千秋尘。

(0)

和韵谢惠提干约观梅不赴

才看花回晚日明,停杯不饮槊空横。

羡君洒落方成趣,笑我虺隤不及盟。

但向舍南窗北看,浑如林下水边清。

自来太素先群物,枉被山矾唤作兄。

(0)

出郊怀汪尚中代简

一春烟雨尽愁端,晴日郊行尚怕寒。

芳草被堤风信过,杂英满甸雪泥乾。

刘郎去后花无恙,杜牧来迟春渐阑。

明日为君开社瓮,莫教人倚玉栏看。

(0)

游净业湖普济寺,同瘿公、敷庵,明日二子以诗索和,作答·其二

霜砧落落濒湖女,泥佛斑斑上壁苔。

秋意中人独无俚,僧扉亭午不曾开。

(0)

和陈义卿秋香

小园无处着清香,谁剖枝头栗玉黄。

可恨楚人元未识,只知兰芷是孤芳。

(0)

和十五侄见寄

草庐高卧几经春,被褐深藏席上珍。

已自闭门甘澹泊,不妨琢句自清新。

我惭老去同流俗,日念归来作野人。

此后埙篪酬唱罢,因风见寄莫辞频。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周钟岳 张元济 许世英 吴宗慈 李烈钧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胡适 唐生智 曾琦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