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宗泰住成都正法院四首·其二》
《送宗泰住成都正法院四首·其二》全文
宋 / 郭印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凡情但以俗眼观,妄义阿师取舍间。

岂知片云不挂天,一来一去心长闲。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阿师(ā shī)的意思:指对师长极其尊敬,言谈举止恭敬有礼。

凡情(fán qíng)的意思:指一切事物的情感、感情。

片云(piàn yún)的意思:指天空中孤立的一片云彩,也比喻孤立无援或独自一人。

取舍(qǔ shě)的意思:在做决策时,根据情况选择接受或放弃某些事物。

舍间(shè jiān)的意思:指两个房间之间的距离非常近,形容空间狭小。

俗眼(sú yǎn)的意思:指世俗的眼光或常人的眼睛。

一来(yī lái)的意思:表示某种情况或原因是首要的或最重要的。

翻译
凡人的眼光只看世俗,随意理解佛法的取舍。
哪里知道一片浮云不会挂在天空,来来往往内心总是平静无事。
注释
凡情:普通人的情感或看法。
俗眼:世俗的眼光。
妄义:错误或随意的理解。
阿师:对僧侣的尊称。
取舍:佛教中对教义的选择和判断。
片云:象征短暂或无常的事物。
挂天:留在天空不散。
一来一去:指事物的流转变化。
心长闲:内心长久保持平静。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郭印所作的《送宗泰住成都正法院四首》中的第二首。诗中,诗人以世俗眼光和修行者的角度进行对比,指出一般人容易受到世俗观念的束缚,对佛法的理解往往带有偏见和执着。"妄义阿师取舍间"一句,批评了那些在佛法修行中过分关注于对错、得失的判断,而忽视了佛教教义的本真精神。

"岂知片云不挂天"运用了自然景象,暗示修行者应如浮云般无拘无束,超脱世俗,不被外物所牵绊。"一来一去心长闲"则强调宗泰法师在成都正法院的生活应能保持心境的平静与闲适,不受外界干扰,专注于内心的修炼。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鼓励宗泰法师在修行中保持纯净的心灵和开阔的视野,超越世俗的纷扰。

作者介绍

郭印
朝代:宋

宋成都双流人,字信可,晚号亦乐居士。郭绛子。徽宗政和进士。累任铜梁、仁寿等县令。高宗绍兴十八年,以任永康军通判时牒试避亲、举人不当降一官。终部刺史。与秦桧有庠序旧,绝不与通,家居十八年。性嗜水竹。工诗,与蒲大受、冯时行、何耕道为诗友。有《云溪集》。
猜你喜欢

薄游毗陵次冰泉唱集韵赠金溎生

风雅沈沦日,君犹赋子虚。

文章交有道,鱼雁讯非疏。

径造仁山宅,如亲玉局居。

归舟江上泊,相约话樵渔。

(0)

夜静秋凉伏枕不寐忧从中来口占

京师竟作虎狼窝,窝外鲸鲵又奈何。

魁柄神奸操只手,孽缘香火召群魔。

闰逢八月黄花落,乱合五胡白骨多。

我有心香祷苍昊,休教同室再操戈。

(0)

偶赋二首·其二

揽镜苍颜半百强,几多田海感沧桑。

一官落拓应休致,两字行藏自主张。

媚奥何人何媚奥,登场似我好收场。

不然走马长安客,纵有当归孰寄将。

(0)

望首阳山

首阳之山不甚高,并无悬崖峭壁干云霄。

首阳之山不甚奇,亦无灵芝仙桂纷葳蕤。

古来仁人志士矢节捐躯时,或有龙泉饮鸩酒。

否则万仞之渊竟投身,否则三尺之组竟缳首。

而乃伯夷叔齐特创一奇局,不入周廷裹其足。

不食周粟枵其腹,采薇采薇歌一曲。

颓然饿倒荒山麓,遂令首阳一山尊之埒嵩岳。

乃知仁人志士所恃惟一死,死无一定惟其是。

君臣之义无可逃,父母之身不可毁。

空山槁饿两无伤,全受全归仍孝子。

不然叩马谏东征,胡不即死左右兵,而使西山片石千古垂芳名。

(0)

汝宁怀古

汝南名士窟,淮右武功州。

青史各千古,黄埃同一邱。

荒原噪鸟雀,废陇下羊牛。

遗迹知何是,苍茫夕照收。

(0)

浙江臬署精忠柏

矫矫者质,苍苍者色,风雨不动如山立。

狱成三字冤,支并一木失。

小朝庭事那可说,树乃如此著奇节。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