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犹半洞门,欻出遍岩腹。
安知苍梧野,下覆猿鸟哭。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触处(chù chù)的意思:触动到别人的痛处或敏感点。
返顾(fǎn gù)的意思:回头看,回顾过去。
顾视(gù shì)的意思:顾虑并注意观察。
黄鹄(huáng hú)的意思:指高尚的品德和才能出众的人。
空绿(kōng lǜ)的意思:指事物空虚无实,没有内容或没有意义。
枯木(kū mù)的意思:指干瘪、干枯的树木,比喻衰老或者失去生机。
零落(líng luò)的意思:形容事物散落、破碎、分散或衰败。
灭迹(miè jì)的意思:彻底消灭,没有一丝痕迹留下
徘徊(pái huái)的意思:指人在某个地方来回走动,犹豫不决,无法下定决心。
片段(piàn duàn)的意思:指事物或概念的一部分或一段。也指事物的零散残缺之物。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水湄(shuǐ méi)的意思:形容水面平静,没有波澜。
烟萝(yān luó)的意思:烟雾弥漫的样子
岩腹(yán fù)的意思:形容山体高耸峭立,如同刀削斧劈的样子。
萦曲(yíng qǔ)的意思:形容曲线或思绪等缠绕、蜿蜒、曲折。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山水景象,充满了动人心魄的意境和情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深切情感以及内心世界的独特体验。
开篇“秋风吹白云,触处自何谷”两句,以轻柔的笔触勾勒出秋季的风光。秋风轻拂,白云随之飘动,每一阵风都似乎能引领诗人探索到未知的山谷深处。
接着“初犹半洞门,欻出遍岩腹”描绘了山势的雄伟,山石的凹凸不平呈现出一种自然的力量感。这里的“欻”字生动地表现了水流从岩石间穿梭的景象。
“零落依水湄,片段挂枯木”中的“零落”二字捕捉到了落叶随风飘散的意境,而“依水湄”则是指落叶漂浮在水边,“片段挂枯木”更进一步刻画出自然界中生与死的交织,枯木上挂着残留的叶片,显得格外哀艳。
“馀影透微白,灭迹混空绿”两句则是对光线和色彩的精妙捕捉。在这里,“馀影”指的是树木投射在水面上的倒影,而“微白”则可能是指天空中薄云的颜色。诗人通过“灭迹”二字,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烟萝自蘙密,岛溆徒萦曲”这两句诗,通过对水汽和山谷景观的描绘,再次强调了自然界的神秘与美丽。这里的“烟萝”指的是山间弥漫的雾气,而“岛溆”则是指湖中的小岛。
最后,“安知苍梧野,下覆猿鸟哭”和“谁能久徘徊,返顾视黄鹄”两句,则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情感的深度和复杂性。诗人似乎在追问,在这样一个广阔而又充满生灵的声音的世界里,怎能长时间地徘徊不前?这里的“苍梧野”、“猿鸟哭”以及“黄鹄”都增加了景象的深远感和动人心弦。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情感的细腻,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山水田园诗。
香沉宿雨,帘捲秋阴,偶谱宫商花底。
正人对青峰,幽思难寄。
几处高阁春寒,并吹落、玉箫声里。
忆当年,缥缈秦楼,依依如缕。堪喜。
月夕花晨,想草堂词伯,引商刻徵。
讶寂寂梨花,盈盈溪水。
一番别恨离情,都写入、碧云清吹。
且试得,新谱闲裁,栏杆留倚。
酷暑初收。林园静、乱蝉远树清幽。
岁华欲晚,梧桐又坠新秋。
曲沼芙蓉半落,绣帏低捲下妆楼。
引诗情,夕阳树杪,雁阵云头。
新词几番谱就,倚朱栏眺望,月影如钩。
素纨慵举,侵衣凉气轻柔。
纱窗篆烟半烬,爱素盎、芳兰气味投。
知何处,起一声长笛,清韵悠悠。
花信风柔,向碧纱深处,吹展双眉。
明妆已罢翠箔,犹自低垂。
何因不卷,奈轻寒、尚把人欺。
合寄语、窥帘燕子,衔泥缓著些归。
刚是画楼初下,看楼头嫩柳,媚眼生姿。
多情一阑秀色,粉艳纷披。
飘扬点缀,有蘧蘧、戏蝶交飞。
罗扇小、应难扑得,描来绣上春衣。
奈听春雨细,共风送、落花声。
正双燕归来,寻巢弄剪,虚傍帘旌。黄莺。
翻从树底,认婵娟敛影照空明。
不道蛾眉憔悴,东风独立残更。云行。伴柳絮飞轻。
池畔草相迎。被几处啼鸦,但催愁思,不解春醒。
堪惊。春光似水,照朱颜揽镜不胜情。
凭仗东皇雨露,明年更簇繁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