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清水岩》
《游清水岩》全文
清 / 林占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绝壁攀萝上,岩高一磴通。

泉清烹苦茗,籁静抚焦桐

访胜碑重抚,谈禅偈亦空。

山僧留话晚,归路明中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禅偈(chán jì)的意思:禅宗的诗歌或歌颂

访胜(fǎng shèng)的意思:指远道而来的人到名胜古迹游览参观。

归路(guī lù)的意思:指回家的路或返回原处的途径。

焦桐(jiāo tóng)的意思:指人的精神焦虑,心神不定。

绝壁(jué bì)的意思:指非常险峻的山崖或悬崖,也用来形容困境或难以逾越的障碍。

苦茗(kǔ míng)的意思:指苦味的茶叶,比喻经历了磨难和苦楚的人。

留话(liú huà)的意思:留下口信或留下话语。

明中(míng zhōng)的意思:指事物的本质、关键所在。

山僧(shān sēng)的意思:指隐居山林的僧人,比喻远离尘嚣,修身养性的人。

谈禅(tán chán)的意思:指讨论禅宗思想或进行禅宗修行的对话或交流。

月明(yuè míng)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照耀的夜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探访清水岩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之美与心灵之静。首句“绝壁攀萝上”生动地展现了攀登过程中的艰难与险峻,而“岩高一磴通”则描绘了到达山顶后狭窄且陡峭的山路,营造出一种步步惊心的氛围。

接着,“泉清烹苦茗,籁静抚焦桐”两句,通过“泉清”与“籁静”的对比,以及“烹茗”与“抚桐”的活动,展现了山水之间的一份宁静与和谐,仿佛在喧嚣的世界之外,找到了一片心灵的净土。这里的“苦茗”与“焦桐”,或许象征着生活的艰辛与修行的磨砺,但正是这些经历,让心灵得以净化与升华。

“访胜碑重抚,谈禅偈亦空”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不仅在自然之中寻找美,更在自然与历史的交汇点上,与古人对话,与禅意共鸣。这里的“碑”与“偈”,既是历史的见证,也是心灵的寄托,通过它们,诗人似乎找到了超越物质世界的真理与智慧。

最后,“山僧留话晚,归路月明中”以山僧的话作为结束,既是对旅程的总结,也是对人生旅途的启示。山僧的话语,如同月光下的指引,引领着诗人(和读者)思考生命的意义与方向。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也深刻地探讨了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人与宇宙的关系,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情景交融”与“物我两忘”的美学追求。

作者介绍

林占梅
朝代:清

历史人物,是中国清朝官员。根据《重修台湾省通志》记载,他于1802年上任台湾府儒学训导,隶属于台湾道台湾府,为台湾清治时期的地方官员,该官职主要从事台湾府境内之教育行政部分,受台湾府儒学教授制约,该官职亦通常为闽籍,语言可与台湾人互作沟通,事实上,教学上也以闽语为主,官话为辅
猜你喜欢

蒲团

蒲簟圆如月,茅斋寒似冰。

难将幽独意,举似住山僧。

暗泪续清晓,朗吟枯夜灯。

闲来看坐处,书破一层层。

(0)

行路难·其五

卞和入山得璞玉,献之未售先刖足。

秦王易以十五城,赵国不与终受兵。

从来至宝物所忌,锥刀之末今人争。

小民止可求粗足,朝饭糟糠暮饘粥。

轻裘肥马不易誇,有司视尔如仇家。

(0)

三子赠答诗·其三

宿世随国贰,入山求正觉。

岂以元舅尊,而终縻尔爵。

仙庵对忍辱,净土崇极乐。

鹙子等诞身,迦陵鸣在壳。

幸于五人中,得度自超跃。

净名来妙喜,不二非扃钥。

龙卿勿矜庄,东方休善谑。

皈兹三世佛,诏尔无生学。

(0)

送徐仲内还金陵·其五

孟夏苦炎热,闭门犹不禁。

长途三伏暑,孤店五更心。

往昔自行役,今为君一吟。

想应冰雪操,固别有幽襟。

(0)

武昌怀古

中原盗贼正如麻,谁陷名藩事可嗟。

凭吊兴亡无限思,扁舟江上日初斜。

(0)

甲午元日书怀二首·其一

紫气东来日在南,南溟咫尺望天涵。

七年为政方逾一,四海同风不待三。

卜世何人休鼎问,考时非我孰今担。

自收国烬归成旅,岂向身馀较履簪。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夏侯湛 郝天挺 吴兰修 沈君攸 莫宣卿 张文姬 安维峻 蒋璨 陈经邦 薛昂夫 繁钦 杜充 曹仁虎 张潮 席豫 陆贽 卢熊 王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