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昨初经乱,家从此路携。
渔汀怜共泊,僧舍记曾题。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张羽所作的《皋亭有感》。诗中以回忆的方式,描绘了诗人对过去经历的复杂情感。首句“忆昨初经乱”,开篇即点明主题,诗人回想起曾经经历的战乱岁月。接着,“家从此路携”一句,透露出诗人与家人在动荡时期一同迁徙的情景,充满了对过往生活的怀念。
“渔汀怜共泊,僧舍记曾题”两句,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展现了诗人与渔民、僧侣共同生活的画面,以及在这些地方留下的记忆。这种共情与共鸣,加深了诗人对那段时光的情感投入。
“同载人俱没,重来思转迷”则表达了时间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诗人回忆起与他同行的人如今都已不在,再次回到这个地方时,心中充满了迷茫和困惑。这种对比强烈的叙述手法,使得情感更加深刻,触动人心。
最后一句“客愁政无奈,况值雨凄凄”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直抒胸臆,表达出面对客居异乡的愁苦之情,而此时又逢秋雨绵绵,更添了几分凄凉。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生活的深深怀念与对现实处境的无奈感慨,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冰微开。
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
何处潮偏盛,钱唐无与俦。
谁能问天意,独此见涛头。
海浦吞来尽,江城打欲浮。
势雄驱岛屿,声怒战貔貅。
万叠云才起,千寻练不收。
长风方破浪,一气自横秋。
高岸惊先裂,群源怯倒流。
腾凌大鲲化,浩荡六鳌游。
北客观犹惧,吴儿弄弗忧。
子胥忠义者,无覆巨川舟。
静映寒林晚未芳,人人欲看寿阳妆。
玉颜须傍韶春笑,莫斗严风与恶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