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半月(bàn yuè)的意思:半个月亮,表示时间的一半。
处处(chǔ chù)的意思:处处意指“到处、各处”,表示某事物或某种情况在各个地方都存在或普遍存在。
登临(dēng lín)的意思:登上高处或高山,指登上高处以观赏美景或远望。
江山(jiāng shān)的意思:指国家的疆土、版图,也指国家的统治地位和政权。
平处(píng chú)的意思:指在争斗或争议中保持中立、不偏不倚的立场。
时雍(shí yōng)的意思:形容时光安逸、岁月宁静,没有战乱和灾祸。
太平(tài píng)的意思:太平指的是社会安定、国泰民安的状态,也可以表示和平、安宁的境地。
天开(tiān kāi)的意思:指天地开阔,形势豁然开朗。
图画(tú huà)的意思:图画是指绘画、画作。也可用来形容形象生动、生动有趣。
讴吟(ōu yín)的意思:指唱歌吟诗,表达情感或抒发思想。
杳霭(yǎo ǎi)的意思:形容天空或远方的景色模糊、朦胧。
-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吴与弼所作,名为《次槎江》。诗中描绘了诗人半月间在槎江边的吟咏与赏景,展现了对太平盛世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首句“半月讴吟多胜赏”,点明了诗人在这半个月的时间里,多次在槎江边吟诗作赋,享受着美好的景色。这里的“胜赏”不仅指自然风光的美丽,也包含了诗人内心情感的丰富与满足。
接着,“太平处处共时雍”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当前社会安定、人民生活富足的感慨。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感受到和谐与繁荣,这种幸福感是普遍存在的。
“江山又极登临目,图画天开杳霭中”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登高望远的情景。他站在高处,眺望着壮丽的江山,仿佛眼前的景色是一幅展开的画卷,在缥缈的云雾中显得格外生动。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江山比作画卷,将云雾比作天开,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宇宙广阔无垠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深深热爱,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和谐稳定的美好愿景。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