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势每忧巢欲覆,鹤声安望子能传。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病涉(bìng shè)的意思:病涉是一个形容词,表示因病而涉及。
次相(cì xiāng)的意思:次相指的是次要的或次等的地位或身份。
皇天(huáng tiān)的意思:指天帝,用以形容天空的庄严威严。
枯木(kū mù)的意思:指干瘪、干枯的树木,比喻衰老或者失去生机。
弥留(mí liú)的意思:指人快要死去或临终的状态。
豚犬(tún quǎn)的意思:指对豚犬般忠诚的人,形容忠心耿耿,不离不弃的朋友。
望子(wàng zǐ)的意思:希望拥有儿子。
无知(wú zhī)的意思:指那些缺乏知识或者不了解实际情况的人常常不会有所顾虑,因为他们对危险或者困难一无所知。
象贤(xiàng xián)的意思:指像贤明的人一样,有德行和才能。
相依(xiāng yī)的意思:相互依赖,互相关联
亚次(yà cì)的意思:指次要、不重要的事物或人。
隐几(yǐn jǐ)的意思:隐瞒真相,掩饰事实。
知识(zhī shí)的意思:指一个人的知识非常广博,涵盖面广,深度深。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屈大均在病中所作,题为《佟声远友兄爱予第四儿明渲特甚求养为己子病中赋诗六章敬以托之》的第五章。诗中表达了对好友佟声远对其幼子明渲深厚情感的感慨与感激。
首句“病涉冬春已半年,弥留不死任皇天”,诗人以自述的方式,描述了自己在病痛中度过了漫长的冬春季节,虽生命垂危却仍顽强地活着,将生死之事交付于上天的安排。这种坦然面对生死的态度,体现了诗人超脱的人生观。
接着,“已教隐几同枯木,便合遗衣化乱烟”两句,诗人以隐居的枯木和焚烧后的乱烟为喻,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预想——如同枯木一般隐居,最终化为灰烬。这既是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接受,也是对生命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
“松势每忧巢欲覆,鹤声安望子能传”两句,诗人以松树和鹤为象征,表达了对子女成长的担忧与期待。松树的巢穴可能被破坏,鹤的声音是否能传承下去,都寄托了诗人对子女未来发展的深深关切。
最后,“蠢兹豚犬无知识,亚次相依或象贤”两句,诗人以无知的豚犬比喻自己,与亚次(可能指好友之子)相互依靠,暗示了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能够得到好友之子的陪伴与照顾,对于诗人来说是一种安慰与希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生命脆弱与无常的感慨,也有对友情与亲情的珍视,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情感世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