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梦复理梦,梦如江水长。
忽起汤齑口,仍留冰炭肠。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邵宝所作的《寄题理梦斋》。邵宝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主人公理梦在梦境与现实之间的徘徊与思考。
首句“理梦复理梦,梦如江水长”开篇即点出主题,理梦反复在梦中游走,梦境如同悠长的江水,绵延不绝。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梦境比作江水,既形象地描绘了梦境的连续和深远,也暗示了理梦对梦境的深深沉浸与难以自拔。
接着,“达生迷化蝶,玩世托炊粱”两句进一步深化了理梦的心理状态。达生,意为顺应自然,活在当下;化蝶,则源自庄子的《齐物论》,指人若能超越生死,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而“玩世”则表明理梦对世俗的玩味与超脱,他将自己置身于世事之外,以一种超然的态度看待生活。托炊粱,可能是指借烹饪之事寄托自己的情感或生活态度,炊粱即做饭,这里或许暗含着理梦在日常生活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意思。
“忽起汤齑口,仍留冰炭肠”两句则展示了理梦情绪的复杂性。忽起汤齑口,可能是指突然间对生活的某种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或热情,如品尝美食;而仍留冰炭肠,则说明即使在享受之时,理梦内心深处仍然存在着矛盾与挣扎,既有温暖如汤齑的喜悦,也有冷酷如冰炭的痛苦与反思。
最后,“醉醒都两字,毕竟不如忘”总结了理梦对于人生、梦境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深刻感悟。醉醒二字,既指现实生活中的沉醉与清醒,也暗喻梦境与现实的交织与转换。毕竟不如忘,表达了理梦在面对人生的复杂与矛盾时,最终选择了一种超脱的态度,试图忘却那些难以解决的困扰,回归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理梦在梦境与现实、超脱与执着之间的内心世界,以及他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与思考。
依依宜织江雨空,雨中六月兰台风。
博罗老仙时出洞,千岁石床啼鬼工。
蛇毒浓凝洞堂湿,江鱼不食衔沙立。
欲剪箱中一尺天,吴娥莫道吴刀涩。
万事信苍苍,机心久已忘。
无端来出守,不是厌为郎。
雨滴芭蕉赤,霜催橘子黄。
逢君开口笑,何处有他乡。
重阳初启节,无射正飞灰。
寂寞风蝉至,连翩霜雁来。
山棠红叶下,岸菊紫花开。
今日桓公座,多愧孟嘉才。
忽见君新句,君吟我旧篇。
见当巴徼外,吟在楚江前。
思鄙宁通律,声清遂扣玄。
三都时觉重,一顾世称妍。
排韵曾遥荅,分题几共联。
昔凭银翰写,今赖玉音宣。
布鼓随椎响,坯泥仰匠圆。
铃因风断续,珠与调牵绵。
阮籍惊长啸,商陵怨别弦。
猿羞啼月峡,鹤让警秋天。
志士潜兴感,高僧暂废禅。
兴飘沧海动,气合碧云连。
点缀工微者,吹嘘势特然。
休文徒倚槛,彦伯浪回船。
伎乐当筵唱,儿童满巷传。
改张思妇锦,腾跃贾人笺。
魏拙虚教出,曹风敢望痊。
定遭才子笑,恐赚学生癫。
裁什情何厚,飞书信不专。
隼猜鸿蓄缩,虎横犬迍邅。
水墨看虽久,琼瑶喜尚全。
才从鱼里得,便向市头悬。
夜置堂东序,朝铺座右边。
手寻韦欲绝,泪滴纸浑穿。
甘蔗销残醉,醍醐醒早眠。
深藏那遽灭,同咏苦无缘。
雅羡诗能圣,终嗟药未仙。
五千诚远道,四十已中年。
暗魄多相梦,衰容每自怜。
卒章还恸哭,蚊蚋溢山川。
《酬乐天江楼夜吟稹诗因成三十韵》【唐·元稹】忽见君新句,君吟我旧篇。见当巴徼外,吟在楚江前。思鄙宁通律,声清遂扣玄。三都时觉重,一顾世称妍。排韵曾遥荅,分题几共联。昔凭银翰写,今赖玉音宣。布鼓随椎响,坯泥仰匠圆。铃因风断续,珠与调牵绵。阮籍惊长啸,商陵怨别弦。猿羞啼月峡,鹤让警秋天。志士潜兴感,高僧暂废禅。兴飘沧海动,气合碧云连。点缀工微者,吹嘘势特然。休文徒倚槛,彦伯浪回船。伎乐当筵唱,儿童满巷传。改张思妇锦,腾跃贾人笺。魏拙虚教出,曹风敢望痊。定遭才子笑,恐赚学生癫。裁什情何厚,飞书信不专。隼猜鸿蓄缩,虎横犬迍邅。水墨看虽久,琼瑶喜尚全。才从鱼里得,便向市头悬。夜置堂东序,朝铺座右边。手寻韦欲绝,泪滴纸浑穿。甘蔗销残醉,醍醐醒早眠。深藏那遽灭,同咏苦无缘。雅羡诗能圣,终嗟药未仙。五千诚远道,四十已中年。暗魄多相梦,衰容每自怜。卒章还恸哭,蚊蚋溢山川。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50967c66bb03a340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