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雨声》
《雨声》全文
唐 / 元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吹竹叶休还动,雨点荷心暗复明

曾向西江上宿,惯闻寒夜滴篷声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ēng
táng / yuánzhěn

fēngchuīzhúxiūháidòngdiǎnxīnànmíng

céngxiàng西jiāngchuánshàng宿guànwénhánpéngshēng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吹竹(chuī zhú)的意思:指人的口才很好,能够巧妙地运用言辞,使人信服。

复明(fù míng)的意思:指失明的人恢复了视力,也比喻对事物的认识逐渐清楚。

篷声(péng shēng)的意思:指大风吹动帆篷的声音,比喻威风凛凛、气势磅礴的样子。

上宿(shàng sù)的意思:指在外地过夜。

西江(xī jiāng)的意思:指西江地区,泛指中国南方的广西、广东地区。

雨点(yǔ diǎn)的意思:指微小的事物或影响,类似于雨中的水滴。

竹叶(zhú yè)的意思:指隐居谦逊之人,比喻低调而有才华的人。

注释
风:自然界的风。
吹:吹拂。
竹叶:竹子的叶子。
休还动:停止后又开始摇晃。
雨点:雨水滴落。
荷心:荷叶的中心。
暗复明:时而看不见时而又显现。
曾:曾经。
向:在。
西江:泛指西方的江河,这里代指某具体河流。
船上宿:在船上过夜。
惯闻:习惯听。
寒夜:寒冷的夜晚。
滴篷声:雨滴落在船篷上的声音。
翻译
风让竹叶停止又摇动,雨点击打荷叶时隐时现。
曾在西江的船上过夜,习惯在寒冷的夜晚聆听雨滴落在船篷的声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静谧的夜晚景象,通过风吹竹叶和雨点打在荷花上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情境。诗人表达了对过去生活经历的一种怀念之情。

"风吹竹叶休还动" 这一句,通过风吹竹叶的动态描写,传递了一种自然界的微妙变化,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某种波动。"雨点荷心暗复明" 则是对夜晚雨声中荷花的心境的刻画,荷花在雨点的滴答声中,从朦胧中显现出清晰,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

"曾向西江船上宿" 这一句,提到了诗人的过去经历,曾在西江的船上过夜,通过这个细节,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往昔生活的留恋之情。"惯闻寒夜滴篷声" 则进一步强化了这一感觉,诗人习惯了在寒冷的夜晚聆听雨声,这种声音成为了他内心世界的一部分。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声音的细腻描写,以及对过去生活经历的回忆,展现了诗人一种淡远而深沉的情感体验。

作者介绍
元稹

元稹
朝代:唐   字:微之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府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四世孙。元稹聪明机智过人,少时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但是元稹在政治上并不得意,虽然一度官至宰相,却在觊觎相位的李逢吉的策划下被贬往外地。
猜你喜欢

和朱非二山间之作·其四

极态穷工出,摩天插地孤。

平开东震旦,坐想先供卢。

曰石铛何在,青溪鹤也无。

浩歌中夜月,万里湛冰壶。

(0)

过藕花庄

深院竹编墙,丛梢若个长。

入门溪雨溅,满路麦风香。

好梦因凉得,閒愁到水忘。

因循二十载,来到藕花庄。

(0)

夏日城西园亭闻蝉得阴字·其一

清响彻平林,云深树亦深。

乍闻心爽豁,蠲尽午昏沉。

琴里高山韵,诗中瘦岛吟。

乡园频梦尔,中里柳湖阴。

(0)

曾雷二太史过柳浪用杜韵·其二

劝我早经营,三山海上城。

亦如怜素女,其那忤方平。

青鸟曾经约,丹台也注名。

竹枝江上雨,难道是无情。

(0)

柳浪杂咏·其一

假寐日高舂,青山落枕中。

水含苍藓色,窗满碧畴风。

适性营花石,书方去鸟虫。

酒人多道侣,醉里也谈空。

(0)

和王以明山居韵·其六

洁得如霜室,层层尽岳图。

僧贻少室屦,舶买岭南盂。

径僻花争发,林深鸟尽趋。

趁时先贮酿,莫遣渴来沽。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张先 高翥 苏舜钦 谢朓 李端 黄道周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