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参天(cān tiān)的意思:形容树木高大挺拔,直插云霄。
宠辱(chǒng rǔ)的意思:指受到宠爱或受到侮辱的经历或遭遇。
大凡(dà fán)的意思:一般,通常
都无(dōu wú)的意思:表示没有一点儿,毫无。
凡物(fán wù)的意思:所有的事物,一切物品。
古今(gǔ jīn)的意思:古代与现代,过去与现在
老去(lǎo qù)的意思:指人年纪渐长,年老体衰。
日月(rì yuè)的意思:指时间的长久或长远,也可表示情感的深厚或事物的永恒。
时见(shí jiàn)的意思:指事物在特定时期或特定条件下才能见到或出现。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阴阳(yīn yáng)的意思:阴阳是中国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宇宙万物的两个相对而又统一的方面。阴指阴暗、负面、 passivity;阳指明亮、积极、活动。阴阳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是世界万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则。
有终(yǒu zhōng)的意思:有终指事情有了结束的结果,不再持续下去。
有人(yǒu rén)的意思:表示某个地方有人存在,或某个事件有人参与、有人知道。
月相(yuè xiàng)的意思:指月亮的形状和亮度,也比喻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至诚(zhì chéng)的意思:指极其真诚和诚实,没有任何虚伪的成分。
终始(zhōng shǐ)的意思:终点和起点,从开始到结束。
中庸(zhōng yōng)的意思:中庸是指处事、言行等保持中立、不偏不倚的态度和行为准则。
中时(zhōng shí)的意思:指时间的中间部分,也表示事物发展的过程中的一个阶段。
日月相(rì yuè xiàng)的意思:指日子过得很快,时间飞逝。
- 注释
- 老去:年华老去。
宠辱:荣耀或耻辱。
静中:静心之时。
古今情:古今人事。
大凡:通常。
终始:开始和结束。
脱:逃脱。
日月相催:日月交替快速。
飞似箭:像箭一样飞逝。
阴阳:指自然的阴晴、寒暑等变化。
为寇:如同敌人。
参天地:与天地齐寿,融入自然。
中庸:古代儒家经典,主张适度之道。
尽至诚:全力以赴,极其真诚。
- 翻译
- 年华老去不再受荣辱所动,静心之时品味古今人事。
世间万物皆有始有终,谁能逃脱生老病死的规律。
日月如梭,时光飞逝,仿佛利箭疾驰;阴阳交替,如同敌寇般残酷无情。
若真想与天地同在,就应专心研读《中庸》,以最真诚的态度去领悟。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偶作(其三)》,他以平实的语言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首句“老去都无宠辱惊”描绘了诗人年事已高,看淡世事荣辱的心态,反映出他对世态炎凉的豁达。接着,“静中时见古今情”强调在宁静的时刻,诗人能够洞察历史与人生的变迁。
“大凡物必有终始,岂有人能脱死生”两句揭示了世间万物皆有起始和终结,无人能逃脱生死的自然法则,流露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接下来,“日月相催飞似箭,阴阳为寇惨于兵”运用比喻,形容时光如箭,岁月无情,比之战争的残酷更甚,表达了对光阴流逝的无奈。
最后,“此身果欲参天地,且读中庸尽至诚”表达了诗人即使身处尘世,仍渴望追求与天地同在的境界,决定通过深入研读儒家经典《中庸》,以诚挚之心来面对生活。整首诗寓哲理于日常,体现了辛弃疾深沉的人生智慧和高尚的道德修养。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赠浮丘生
浮丘生,能远游,不学羽客栖丹丘,挑簦荷笠来沧洲。
我昔冥栖向溟渤,携书共读东山月。
旧游冠盖半凋零,见子翻令心内热。
羡子有远志,放形天地间。
扁舟濯足望云海,短策振衣登雪山。
太行北上连雁门,燕台邺宫无复存。
国士由来死知己,令人感激思平原。
诸侯门深少知遇,回辕又复归南楚。
醉里行吟七泽秋,灯前卧听三湘雨。
吾知浮丘心迹奇,世人悠悠那得知。
草书古篆更神妙,击剑弹棋无不为。
严冬别我寒萧索,尊酒都门为君酌。
车轮遥遥忽不见,唯见千山雪花落。
答衍公约看杏花
城南招提红杏花,春风岁岁开晴霞。
燕城自昔少春色,出门开眼惟风沙。
去年抱疾卧官舍,闻道花开已花谢。
东君不念客乡愁,十日春光不相借。
起来绕树行叹嗟,落红满地春日斜。
旋掇残英寘怀袖,留得馀香归瀹茶。
今年二月春光早,花开更比年时好。
出门十日九愆期,复恐韶华閒过了。
一年春事寒食天,节物惊心思少年。
扬鞭载酒城东道,繁华一梦随飞烟。
即今老作他乡客,每藉春光慰离索。
裁诗先为报花神,莫教一夜东风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