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战(bǎi zhàn)的意思:经历了无数次战斗,形容经验丰富、战功卓著。
百里(bǎi lǐ)的意思:表示距离很远,指非常遥远的地方。
边城(biān chéng)的意思:指边远的城市或地区,也可以指边境地区。
不为(bù wéi)的意思:不关心,不理会
不待(bù dài)的意思:不等待,不耐烦
娼楼(chāng lóu)的意思:指妓院或卖淫场所。
长杨(cháng yáng)的意思:长杨是指长时间的离别或分别。
出长(chū cháng)的意思:指人或事物的发展、壮大。
待诏(dài zhào)的意思:等待担任官职的命令。
得名(dé míng)的意思:获得名字或称号
第一(dì yī)的意思:指排名第一,最高的,第一个。
斗鸡(dòu jī)的意思:指两只鸡相互斗,比喻争斗、竞争。
都市(dū shì)的意思:都市指大城市或现代化城市。
独对(dú duì)的意思:单独面对,没有帮助或支持
封侯(fēng hóu)的意思:指被封为侯爵,成为高官显贵的意思。
桂宫(guì gōng)的意思:指帝王的宫殿,也用来形容美好的境地。
黄金(huáng jīn)的意思:指黄金这种贵重的金属,也可用来比喻非常宝贵、珍贵的事物。
家子(jiā zǐ)的意思:指儿子或子女。
禁中(jìn zhōng)的意思:指被禁止进入的地方,也用来形容被限制或禁止的事物。
金珰(jīn dāng)的意思:指皇帝的御笔,也泛指君主的诏书。
君王(jūn wáng)的意思:指君主,也用来形容权力极大的人。
刻字(kè zì)的意思:指在物体表面上雕刻文字或图案。
良家(liáng jiā)的意思:指家庭和睦、家风良好、家境富足的家庭。
林郎(lín láng)的意思:指人们在不同场合下,表现出的不同性格特点和行为方式。
六郡(liù jùn)的意思:指古代中国的东汉末年,六个郡县的地方官员联合起来抵抗外敌的行动。
名王(míng wáng)的意思:指在某一领域或行业中享有盛名、地位高的人物。
平明(píng míng)的意思:平明指的是天刚亮的时候,也就是早晨的时候。
平陵(píng líng)的意思:指平静安宁的境地,没有烦恼和纷争。
起第(qǐ dì)的意思:指开头或起初的时候
日中(rì zhōng)的意思:指白天的时间,也可以用来表示事物发展的中间阶段。
日日(rì rì)的意思:每天都
上马(shàng mǎ)的意思:准备骑马出行或进行某项活动
少年(shào nián)的意思:指年纪轻的男孩子或青年人。
市里(shì lǐ)的意思:指社会底层的百姓或市井小民。也指市井生活、市井风情。
书行(shū xíng)的意思:指读书的行为,也指读书的成果。
遥闻(yáo wén)的意思:听说、听闻
一日(yī rì)的意思:形容进步非常迅速,发展迅猛。
赢得(yíng de)的意思:获得胜利或成功
羽林(yǔ lín)的意思:羽林指的是古代帝王的禁卫军队,也可以指代精锐部队或官方的警卫队伍。
诏书(zhào shū)的意思:指君主或上级颁发的公文,也泛指上级的指示或命令。
重刻(zhòng kè)的意思:指重新雕刻,比喻对已有的作品或文章进行修整、改进。
黄金珰(huáng jīn dāng)的意思:指非常宝贵而难得的东西或人才。
良家子(liáng jiā zǐ)的意思:指家庭背景纯正,品德高尚,修养良好的人。
羽林郎(yǔ lín láng)的意思:羽林郎是指古代汉朝的禁卫军队,也用来形容勇敢、英俊的年轻人。
- 注释
- 少年:年轻的贵族子弟。
长杨:古代皇家园林。
羽林郎:宫廷侍卫官职。
辇:皇帝的车驾。
黄金珰:贵重的耳环。
斗鸡:古代的一种赌博游戏。
宝刀:珍贵的武器。
刻字:镌刻名字或事迹。
平明:天刚亮。
娼楼:妓院。
虏:敌人。
平陵:地名。
上马:骑马出征。
名王:敌方重要首领。
桂宫:宫殿。
封侯:被封为侯爵。
第一日:当天。
六郡良家子:出自六郡的优秀家庭。
边城功:边疆战功。
- 翻译
- 少年从猎离开长杨宫,新近被任命为宫廷羽林郎。
独自面对御驾前,射杀双虎,君王亲手赏赐黄金耳环。
每日在集市斗鸡,赢得珍贵宝刀并刻字铭记。
夜里百里奔袭报私仇,天亮时还在妓院醉酒。
听到敌军逼近平陵,不等诏令就跃马出征。
斩杀敌酋献于宫殿,封侯之日就在这一天。
并非六郡良家子弟,而是历经百战才夺得边疆功勋。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少年英杰的形象,他从猎场归来,正值壮年,被封为羽林郎。诗中的“独对辇前射双虎”,展现了他在军中独自面对战车前的勇敢行为,射杀两只猛虎,显示出他的武艺高强和胆识过人。少年因功绩显著而受到君王的赏赐,获得黄金珰作为奖励。
“日日斗鸡都市里”一句,透露出他在都市中每日参与斗鸡游戏,赢得宝刀并刻上字样,显示出他的豪气和胜利。接着,“百里报仇夜出城”表明他为家国复仇而英勇出征,即使平定战乱后,他仍旧沉浸在欢乐之中。
“遥闻虏到平陵下,不待诏书行上马。”这两句描绘了少年得知敌军来犯,立即不等君命便骑上战马,准备出征的英勇姿态。他最终斩杀名王,并将其头颅献于桂宫,获得封侯的荣誉,这一系列行为都发生在第一日中。
最后,“不为六郡良家子,百战始取边城功。”表明这位少年并非出身显赫之家,却通过不断的战斗和征战,最终取得了守卫边疆的重要成就。整首诗通过对少年英雄事迹的描绘,彰显了作者对于英杰人物的赞美和颂扬。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