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阴之茫,悬瓠之峨。是震是拔,大歼厥家。
《方城·其六》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战役的胜利和庆祝情景,通过对比强烈的动作“震”与“拔”,形象地表达了战争中的激烈冲突。诗人运用鲜明的画面,如“汝阴之茫”、“悬瓠之峨”,营造出一幅壮阔的战场景象,其中“茫”和“峨”字分别传递着开阔和险峻的地貌特点。
“狡虏既縻,输于国都。”这里,“狡虏”是对敌人的贬义称呼,而“縻”则意味着被捆绑或俘获。诗人通过这一句表达了战争的胜利成果,即将战败的敌军带回国都。
最后,“示之市人,既社行诛。”这两句展示了对战俘的公开展示和对其进行的处罚。这里的“市人”指的是城中的普通百姓,而“社”则是古代中国的祭坛或聚会之所。在这样的背景下,“示之市人”意味着将敌军带到公共场合展现胜利,而“行诛”则是对这些战俘进行的公开处决。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鲜明的画面,传达了战争胜利后的庆祝气氛,同时也反映出古代战争中对敌人的严苛处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金缕曲·其二腊日偕向君南皋、蔡君根泉、李君步洲、向君寿芝游东湖至龙藏寺宿
梦醒东湖久。喜今番、良友盍簪,俊游携手。
楼阁参差池沼固,一片残荷疏柳。
惜词人、停车较后。
古柏凌霄垂荫远,是卫公、亲植大盈亩。
树如此,人非旧。夕阳渐渐侵衣袖。
又眷怀、龙藏烟霞,洞天别有。
联袂重经清静地,更扰禅门蔬酒。
惜不见、潜西退叟。
一树梅花新月夜,问诗僧魂魄归来否。
空亭畔,独搔首。
洞仙歌.过日里棉兰福建义冢
登楼作赋,怅美人迟暮!枨触乡心如乱絮。
过拉武汉外,笔底沙边。问碑碣,累累草缠荒墓!
予心悲逝者,为甚勾留?何故栖迟不归去?
且待过青春,作计还乡,吟杜句,故人梓里!
应准备击钵催诗,海南香微熏炷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