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保圣寺》
《过保圣寺》全文
明 / 高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隔江寒雾隐楼台,远逐钟声放艇来。

乱后不知僧已去,几堆红叶寺门开。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guòbǎoshèng
míng / gāo

jiānghányǐnlóutáiyuǎnzhúzhōngshēngfàngtǐnglái

luànhòuzhīsēngduīhóngménkāi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堆红(duī hóng)的意思:形容人或物堆积在一起,颜色红艳。

红叶(hóng yè)的意思:指秋天枫叶变红,形容景色美丽壮观。

楼台(lóu tái)的意思:楼台指的是高大的建筑物或台阶,常用来比喻权势显赫、声望高大的地位。

雾隐(wù yǐn)的意思:指雾气弥漫,使景物不清晰可见,比喻事物模糊、隐晦不明。

已去(yǐ qù)的意思:已经离开或消失了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高启的《过保圣寺》描绘了一幅秋日清晨的江边景象。首句“隔江寒雾隐楼台”,通过“隔江”和“寒雾”展现出寺庙被江水环绕,笼罩在清冷雾气中的宁静氛围。楼台若隐若现,增加了神秘感。

第二句“远逐钟声放艇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乘舟而来,随着远处传来的钟声,仿佛在追寻着僧侣们的日常功课,富有动态感。这句也暗示了寺庙的日常活动与周边环境的和谐交融。

第三句“乱后不知僧已去”,点出时局动荡之后,寺庙的平静似乎被打破,诗人发现僧人已经离开,流露出一种物是人非的感慨。这里的“乱后”二字,可能暗指战乱或社会变迁。

最后一句“几堆红叶寺门开”,以“红叶”作为季节的象征,描绘了寺庙门前散落的红叶,显得凄美而寂寥,与前文的钟声形成对比,增添了寺庙的萧瑟之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保圣寺在乱世背景下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高启

高启
朝代:明   字:季迪   号:槎轩   籍贯:江苏苏州   生辰:1336-1373

高启(1336-1374),汉族,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唐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明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力辞不受。
猜你喜欢

幽居岁暮五首·其二

却医翻少疾,辞禄不加贫。

嘉木移俱活,村醪酿辄醇。

悠悠还过日,盎盎又逢春。

狂舞君毋笑,梅花插满巾。

(0)

幽居

人间岁月苦骎骎,白首幽居不厌深。

懒爱举杯成美睡,静嫌对弈动机心。

山村野渡双芒屩,夜雪晨霜一布衾。

不到匡庐三十载,梦携巾钵上东林。

(0)

驿壁偶题三首·其二

去去投山驿,悠悠解橐装。

斜阳穿破厩,落叶满空廊。

舞简村巫醉,涂朱野女妆。

近行吾亦倦,假寝据胡床。

(0)

雨晴

久雨作我病,今朝身顿轻。

花房避初旭,帘影弄新晴。

漉酒纶巾折,听琴拄杖横。

翛然又终日,未觉负平生。

(0)

雨夜

断岸轻烟著柳条,孤村小雨夜萧萧。

荒鸡隔浦声相续,短烛无风焰自摇。

朴学元知縻岁月,残生竟是老渔樵。

最怜鬓畔千茎雪,日日春风吹不消。

(0)

雨止顿寒遂有晴意

雾雨昏昏地气腾,盘中朝暮厌驱蝇。

未看霁色排阴翳,先觉清寒洗郁蒸。

唤客喜倾新熟酒,读书贪趁欲残灯。

明朝乐事真当贺,山北山南曳瘦藤。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佛图澄 曹叔远 陈东甫 郑絪 陈去病 胡旦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