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恒斋》
《恒斋》全文
明 / 邓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雷风相薄卦为恒,有客斋居揭此名。

观象直穷言外意守玄深得静中情

鸟啼花落时光改,雨覆云翻世故轻。

我有满怀柏操,欲来同结岁寒盟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柏操(bǎi cāo)的意思:指人的志向宏大,有远大抱负。

观象(guān xiàng)的意思:观察天象,预测吉凶祸福。

寒盟(hán méng)的意思:指在困苦或寒冷的环境下结成的联盟或盟约。

来同(lái tóng)的意思:指人才或学识相近,相互吸取长处,互相比较。

雷风(léi fēng)的意思:形容声势浩大,威力惊人的风暴或力量。

满怀(mǎn huái)的意思:心中充满某种情感或思想。

时光(shí guān)的意思:指时间过得很快,转瞬即逝。

世故(shì gù)的意思:指人世间的事情经验丰富,圆滑狡诈,善于处世的人。

守玄(shǒu xuán)的意思:守住玄妙的道理,保持深奥的智慧。

松柏(sōng bǎi)的意思:指人品高尚,道德品质优良,像松树和柏树一样坚贞不屈。

岁寒(suì hán)的意思:岁寒指的是寒冷的冬天。在冬季,寒冷的天气会给人们带来不便和困苦。

外意(wài yì)的意思:外表看起来不同,内在却有相同的意思。

相薄(xiāng báo)的意思:指两个人之间关系疏远,互不相亲相爱。

斋居(zhāi jū)的意思:指修行者在清静的地方专心精神修养,远离尘嚣纷扰的居住状态。

中情(zhōng qíng)的意思:指掌握、了解事物的真正情况和内情。

鸟啼花落(niǎo tí huā luò)的意思:形容春天景色美丽,鸟儿啼鸣,花儿飘落的景象。

雨覆云翻(yǔ fù yún fān)的意思:形容大雨倾盆,云翻雨覆的景象。

鉴赏

这首诗《恒斋》由明代诗人邓林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斋居生活中的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交融。

首联“雷风相薄卦为恒,有客斋居揭此名”,开篇即以自然界的动态景象——雷与风的交响,象征着生活的起伏变化,而“恒”字则点明了斋居之地的宁静与恒定,引出主题。接着“有客斋居揭此名”一句,点出了斋居之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处,揭示了斋居的意义。

颔联“观象直穷言外意,守玄深得静中情”,进一步深化了对斋居生活的理解。诗人通过观察自然现象,深入挖掘其背后的深层含义,同时在静谧中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真谛,展现了斋居者对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洞察。

颈联“鸟啼花落时光改,雨覆云翻世故轻”,以生动的自然景象为喻,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世事的变迁。鸟鸣花开象征着生命的循环与美好,而风雨交替则暗示了人生的起伏与无常。这一联巧妙地将自然与人生哲理融为一体,传递出一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尾联“我有满怀松柏操,欲来同结岁寒盟”,诗人自述心中怀有如松柏般坚韧不拔的品格,并表达了希望与志同道合者共同坚守这份高洁情操的愿望。这一联不仅展现了个人的道德追求,也体现了对友情与合作的向往。

整体而言,《恒斋》一诗通过对斋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以及对高尚品格的追求与向往。诗中融合了自然景观、人生哲理和个人情感,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邓林
朝代:宋

猜你喜欢

咏史诗.望夫山

一上青山便化身,不知何代怨离人。

古来节妇皆销朽,独尔不为泉下尘。

(0)

古意二首·其二

楚王竟何去,独自留巫山。

偏使世人见,迢迢江汉间。

驻舟春溪里,誓愿拜灵颜。

梦寐睹神女,金沙鸣佩环。

闲艳绝世姿,令人气力微。

含笑默不语,化作朝云飞。

(0)

国子柳博士兼领太常博士辄申贺赠

博士本秦官,求才帖职难。

临风曲台净,对月碧池寒。

讲学分阴重,斋祠晓漏残。

朝衣辨色处,双绶更宜看。

(0)

张芬见访郊居作

林中雨散早凉生,已有迎秋促织声。

三径荒芜羞对客,十年衰老愧称兄。

愁心自惜江蓠晚,世事方看木槿荣。

君若罢官携手日,寻山莫算白云程。

(0)

和中丞奉使承恩还终南旧居

轩车寻旧隐,宾从满郊园。

萧散烟霞兴,殷勤故老言。

谢公山不改,陶令菊犹存。

苔藓侵垂钓,松篁长闭门。

风霜清吏事,江海谕君恩。

祗召趋宣室,沈冥在一论。

(0)

谢韦大夫柳栽

本在胡笳曲,今从汉将营。

浓阴方待庇,弱植岂无情。

比雪花应吐,藏乌叶未成。

五株蒙远赐,应使号先生。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吴理堂 邹弢 孙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