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怨芦声惨,含悽雁影寒。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孤音(gū yīn)的意思:指独自发出的声音,形容孤独无助。
横笛(héng dí)的意思:指某人或某事物在特定领域或某个方面表现出色,超过其他人或事物。
栏干(lán gàn)的意思:指人的行为举止不端正,不守规矩,缺乏原则。
敛翠(liǎn cuì)的意思:指花草树木收敛了绿色,不再盛开或繁茂。
篷底(péng dǐ)的意思:指船底,比喻事情的最底层或最基础的部分。
凭栏(píng lán)的意思:倚着栏杆或扶栏。
起水(qǐ shuǐ)的意思:指水面上突然出现波纹或水花。
水面(shuǐ miàn)的意思:指水的表面,也用来比喻某个领域或范围的最基本或最底层的事物。
夕照(xī zhào)的意思:太阳落山时的余晖,比喻事情即将结束或人生的晚年时光。
有人(yǒu rén)的意思:表示某个地方有人存在,或某个事件有人参与、有人知道。
云端(yún duān)的意思:指高处的云彩,比喻高远、飘渺的境界或理想。
- 翻译
- 在秋日的篷船上,横笛声响起在傍晚的山色中。
孤独的笛音在水面上回荡,余音飘向高高的云天。
吹出的芦笛声带着哀怨,连大雁的身影也显得凄凉。
有人独自站在江边的楼阁上,拢着翠绿的思绪倚靠栏杆。
- 注释
- 横笛:吹笛子。
秋篷:秋天的篷船。
衔山:夕阳映照着山峦。
夕照:傍晚的阳光。
孤音:孤独的声音。
水面:江面。
馀韵:余下的乐音。
云端:云霄。
芦声:芦苇的鸣声。
惨:悲凉。
雁影:大雁的身影。
江阁:江边的楼阁。
敛翠:拢着绿色(可能指江色)。
凭栏干:倚靠栏杆。
- 鉴赏
这首宋诗《闻舟中笛》是赵汝燧所作,描绘了秋天傍晚舟中的笛声场景。首句“横笛秋篷底”以笛声在秋日船篷下响起,营造出宁静而略带凄凉的氛围。次句“衔山夕照残”则点明时间,夕阳余晖映照山头,增添了画面的落寞感。
“孤音起水面,馀韵到云端”两句,通过笛声的扩散和回荡,展现出音乐的悠长和空灵,仿佛能穿越水面直达天际。接下来,“吹怨芦声惨,含悽雁影寒”,诗人借芦苇的哀怨之声和寒雁的孤影,进一步渲染笛声中的悲凉情感。
最后两句“有人江阁上,敛翠凭栏干”,将听者的存在引入诗中,一个女子在江边楼阁上,凝神倾听笛声,她的身影在翠绿的栏杆旁显得更加孤独,与笛声相呼应,表达了对远方或离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笛声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秋夜舟中笛声的独特感受,以及其中蕴含的情感深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