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康节三诗·其三听琴》
《和康节三诗·其三听琴》全文
宋 / 刘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何人不爱琴,难听真声

雨蓬中过,流泉石底鸣。

忧时身欲瘦,历处梦犹惊。

拟续昌黎操,泠泠写此情。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昌黎(chāng lí)的意思:形容人的容貌、气质出众。

泠泠(líng líng)的意思:形容风声、水声等清脆悦耳。

流泉(liú quán)的意思:形容水流不断涌出,喻指文章或言辞流畅而有力。

难听(nán tīng)的意思:形容声音不悦耳、令人不舒服。

泉石(quán shí)的意思:指真实可靠的朋友或忠诚的人。

忧时(yōu shí)的意思:在困难或危险的时候感到忧虑或担心。

雨蓬(yǔ péng)的意思:指庇护、遮蔽。

真声(zhēn shēng)的意思:真实的声音或真实的言辞。

注释
琴:古代的弦乐器,常用于抒发情感。
真声:指真实的、未经修饰的声音。
急雨:形容雨势猛烈。
昌黎操:韩愈的琴曲,这里借指韩愈的文学风格。
翻译
谁人不喜爱琴音,但真正的声音可能并不悦耳。
在疾风骤雨中匆匆走过,流水在石头底下发出潺潺声响。
忧虑时世,身心憔悴,即使身处异地,梦境中也心有余悸。
我打算仿照韩愈的风格,用琴声清冷地表达我的情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黻的作品,名为《和康节三诗(其三)听琴》。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琴声的深切情感以及内心的某种忧郁。

“何人不爱琴,难听是真声。”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琴声的喜爱,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于真正能够欣赏琴声的人的怀疑或寻找。诗人认为真正的琴声是需要细心去感受的,而非浅尝辄止的普通之人所能理解。

“急雨蓬中过,流泉石底鸣。”这里借助自然景象来形容琴声的清新与穿透力。急雨如同急促的琴音在空气中穿行,而流泉则似低沉而悠长的声音在石头下回响。

“忧时身欲瘦,历处梦犹惊。”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的不满与忧虑,这种情感如同梦魇一般,让人无法摆脱。身体因忧愁而消瘦,是内心痛苦的外在体现。

“拟续昌黎操,泠泠写此情。”这里,“昌黎”指的是唐代诗人韩愈,他的诗歌被誉为“昌黎体”。诗人表达了想要效仿前人的高尚情操和深邃文风,用琴声来抒发自己的复杂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琴声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和对于真实艺术鉴赏的渴望,同时也反映出诗人个人的忧虑与不满。

作者介绍
刘黻

刘黻
朝代:宋

(1217—1276)温州乐清人,字声伯,号蒙川、质翁。少读于雁荡山僧寺,理宗淳祐十年试入太学。以上书忤执政,安置南安军。及还,复极言政治得失。以材署昭庆军节度掌书记,由学官试馆职。历监察御史,改正字,官至吏部尚书兼工部尚书、中书舍人。元兵陷临安,陈宜中谋拥二王,迎黻共政,行至罗浮病卒。有《蒙川遗稿》。
猜你喜欢

偈颂二百零五首·其九十一

苏秦尝佩六国印,许由还厌一瓢风。

了无佗相能通变,可笑僧繇画志公。

(0)

句·其一

有时放步东湖上,与僧遥指远山青。

(0)

朝阳穿破衲赞

寸铁在手,横穿竖穿。劄不入处,日轮升天。

(0)

偈颂一百零九首·其十四

初三十一,中九下七。

今朝总入书云笔,大书特书兼屡书,祖师两眼黑如漆。

(0)

偈颂一百零九首·其十七

每怜纸撚揾无油,将底光辉古荡湫。

今日元宵时节至,也还水上挂灯毬。

(0)

偈颂一百零九首·其六十四

江上山,山上寺。

门对斗城开,东西分两序,总不得动著。

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甄后 吴隐之 李勋 左芬 程邃 乙支文德 洪天锡 周处 贾充 韩肖胄 孙周卿 崔子向 封彦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