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宁远汤泉》
《宁远汤泉》全文
明 / 梁有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见说前途有胜泉,停骖一憩思泠然

虚涵野色雕槛,细泻琴声入绮筵

佳气云蒸水煖,净涓如玉喷池圆。

迟回解带游方沼,涤尽风尘两鬓边。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迟回(chí huí)的意思:迟延回来。

雕槛(diāo kǎn)的意思:形容门槛上雕刻精美的图案,比喻文章、字画等的内容精美。

风尘(fēng chén)的意思:指人在纷繁世事中历尽风雨、沧桑变化后依然保持坚强、不屈的品质。

浮雕(fú diāo)的意思:浮雕是一种雕塑艺术形式,指在平面上或物体表面上凸起或凹陷的雕刻图案。也可比喻文字、图案等在物体上凸现或凹陷的效果。

佳气(jiā qì)的意思:指美好的气候或环境,也可用来形容好运或吉祥的气氛。

见说(jiàn shuō)的意思:指被人传颂或议论,形容某人的名声或事迹广为人知。

解带(jiě dài)的意思:解开束缚;解除困境

泠然(líng rán)的意思:形容心境宁静、冷静自若的样子。

喷池(pēn chí)的意思:指形容水流迸溅、喷射的景象或形容人言辞激烈、火爆。

绮筵(qǐ yán)的意思:绮丽华美的宴会。

前途(qián tú)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的未来发展方向或前景。

虚涵(xū hán)的意思:虚假的言辞,空洞的表达。

野色(yě sè)的意思:指自然界中的美丽景色,也可用来形容人的容貌或风采。

游方(yóu fāng)的意思:指僧人、道士等出家人四处游历,传教或修行。

云蒸(yún zhēng)的意思:形容热气腾腾,云雾缭绕。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宁远汤泉的美景,诗人梁有年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汤泉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氛围。

首句“见说前途有胜泉”,开篇点题,引出对宁远汤泉的期待。接着“停骖一憩思泠然”一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驾车至此,停下马车,稍作休息,心中涌起的清凉之感,既是对环境的直观感受,也暗含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虚涵野色浮雕槛,细泻琴声入绮筵”两句,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前句通过“虚涵”、“野色”、“浮雕槛”等词,描绘了汤泉周围自然景色的广阔与深邃;后句则以“细泻”、“琴声”、“入绮筵”等词,将听觉与视觉相结合,营造了一种雅致而和谐的氛围,仿佛音乐与自然融为一体,为宴会增添了一份高雅的情趣。

“佳气似云蒸水煖,净涓如玉喷池圆”两句,进一步渲染了汤泉的自然之美。前句以“佳气”、“云蒸水煖”形容汤泉周围的温暖与生机,后句以“净涓”、“如玉喷池圆”描绘泉水的清澈与圆润,两者相辅相成,不仅展现了汤泉的自然景观,也暗示了其对人体健康与心灵净化的益处。

最后,“迟回解带游方沼,涤尽风尘两鬓边”两句,表达了诗人沉浸于汤泉之中的愉悦心情以及对身心净化的深切体验。通过“迟回”、“解带”、“游方沼”等动作,诗人仿佛在汤泉中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自由,而“涤尽风尘两鬓边”则直接抒发了对汤泉神奇功效的赞叹,暗示了汤泉不仅能够滋养身体,更能洗涤心灵的尘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宁远汤泉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气息,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汤泉神奇力量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梁有年
朝代:明

梁有年,字书之,号惺田。顺德人。明神宗万历二十三年(一五九五)进士。选授翰林院庶吉士。读书中秘三载,历授吏、礼、刑三科给事。奉使朝鲜,赐一品服,却馈金,朝鲜君臣咸异之。为监察御史,在谏垣七年。寻外补,任山东参政,河南、湖广按察使。累官至浙江右布政。后以荐升郧阳巡抚,适以忧归,旋卒。有《疏草》及《使东方集》。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四二有传。
猜你喜欢

观祝孝友画卷为赋六言一绝复以其句为题作五言四咏·其五

茅屋无烟火,溪桥绝往还。

山翁独乘兴,飘洒一襟寒。

(0)

又前韵·其二

桃花扇底画楼心,个个三千只一身。

可是从来多薄命,枉将颜色似东邻。

(0)

贺范安抚上事十绝·其九

东观归来病史官,枕棱刓尽席痕斑。

自从公去关门睡,直到公来未启关。

(0)

梦魂不入人閒世。

(0)

余吏部挽诗三首·其一

石月颛门学,儒林誉翕然。

齑盐家有塾,菽水坐无毡。

孝永趋庭日,名成佩韘年。

流芳千载下,不减汉韦贤。

(0)

熊直阁挽诗二首·其二

居巷相南北,登门久岁时。

温言流肺腑,和气见须眉。

日昃长沙傅,年凋绛县师。

春云冒丹旐,同会袂成帷。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黄廷用 戴梓 华镇 杨荣 费墨娟 仇远 李云龙 释慧空 陆文圭 杨巍 叶茵 陈匪石 牟巘 华岳 何绛 王缜 释宗泐 蓝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