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杂书幽居事五首·其三》
《杂书幽居事五首·其三》全文
宋 / 陆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庭旷多延月,斋空半贮云。

松声行路共,泉脉近邻分。

采药九蒸曝,朝真三沐熏

林间有丛杞,绕屋夜狺狺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采药(cǎi yào)的意思:采摘草药或采集草药的意思,也比喻学习知识或取得经验。

近邻(jìn lín)的意思:指住在附近的邻居,也用来形容相互关系密切的人或事物。

沐熏(mù xūn)的意思:受到良好的影响或熏陶

泉脉(quán mài)的意思:指水泉的源头和流动,比喻事物的根本和发展。

三沐(sān mù)的意思:三次洗澡,比喻彻底清除罪恶、病痛等。

松声(sōng shēng)的意思:指松树风吹时发出的声音,比喻文人雅士的吟咏声音。

行路(xíng lù)的意思:指人在生活中行走、行动的过程。

狺狺(yín yín)的意思:形容凶猛威武的样子。

注释
庭:庭院。
旷:空旷。
延:引。
月:月亮。
斋:斋室。
空:空寂。
贮:藏。
云:云雾。
松声:松涛声。
行路:行人。
共:共享。
泉脉:泉水细流。
近邻:邻居。
分:分担。
采药:采集草药。
九蒸曝:九次蒸煮曝晒。
朝真:清晨敬虔。
三沐熏:三次沐浴熏香。
丛杞:丛丛枸杞。
绕屋:环绕屋舍。
狺狺:犬吠声。
翻译
庭院空旷常引月亮入,斋室寂静半藏云雾中。
松涛声与行路人共享,泉水细流仿佛邻居分担。
采集草药经九次蒸煮曝晒,清晨沐浴三次以敬虔诚。
林中有丛丛枸杞生长,夜晚环绕屋舍犬吠声不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幽居生活的宁静与自然之美。首句"庭旷多延月",展现出庭院开阔,月光洒落的景象,体现了诗人生活环境的清幽。"斋空半贮云"进一步强调斋室的空灵,仿佛云气缭绕,富有禅意。

"松声行路共"写出了夜晚散步时,松涛声与行人的脚步声交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和谐的氛围。"泉脉近邻分"则暗示了诗人居所附近有清澈的泉水,生活水源充足,环境宜人。

"采药九蒸曝"描述了诗人亲自采集草药,并经过九次蒸煮的过程,显示出他对健康和修行的重视。"朝真三沐熏"则表达了每日清晨沐浴熏香,以净化身心的虔诚态度。

最后两句"林间有丛杞,绕屋夜狺狺"描绘了夜晚时分,枸杞丛围绕着房屋,发出低沉的吠声,可能是犬吠,也可能是风吹过枝叶的声音,增添了几分田园诗意和静谧的夜晚气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隐居生活的恬淡与自然,以及对修身养性的追求。

作者介绍
陆游

陆游
朝代:宋   字:务观   号:放翁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1125—1210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
猜你喜欢

中秋赏月

去年中秋雨,野芦凄薄寒。

惊尘暗一方,客枕那得安。

起呼对床笫,揽衣步蹒跚。

握手仰太息,宇宙何时宽。

今年中秋月,并海窥涛澜。

坐看郁蓝天,忽涌白玉盘。

眷言双峰客,倚闾念衣单。

亦复取樽酒,承颜有馀欢。

天涯等牢落,世路方艰难。

且遵秉烛语,毋为泣河叹。

停杯玩飞辙,河汉静不湍。

痴儿亦不眠,苦觅蛙兔看。

洲出暗潮落,鬓衰香雾漙。

佳句付惠连,何时解归鞍。

(0)

傅岩居士挽词

梦寐江湖仅十年,桑榆投老遁林泉。

知人襟抱藏英鉴,奇我风标唤谪仙。

妙论粲花今已矣,遗编戛玉尚依然。

桐焦里巷知音少,几对云斋欲断弦。

(0)

建炎丞相成国吕忠穆公退老堂诗二首·其二

卜筑追寻九老游,江南最好是丹丘。

乞将金鼎调元手,暂向磻溪理钓舟。

东阁蚤延天下隽,画堂春锁海中洲。

他年共看车书一,举目山河笑楚囚。

(0)

过乌江

晓望泰山云,暮饮乌江水。

云水寄萍踪,何日归根处。

(0)

吴江阻雨过豁然阁次周廉彦韵·其二

濛濛小雨麦秋天,江上人家欲暮烟。

行客未能忘胜处,系船来伴白鸥眠。

(0)

思乡

何意分南北,无由问死生。

永缠风树感,深动渭阳情。

两姊各衰白,诸甥未老成。

尘烟渺湖海,恻恻寸心惊。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