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来粤北连多隘,地去黔西在接邻。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雉(bǎi zhì)的意思:百种珍禽鸟。
报荒(bào huāng)的意思:指因灾害、战乱等造成农田荒芜,导致粮食减产或缺乏粮食的困境。
佚道(yì dào)的意思:指迷失了道路,不知所措或迷茫的状态。
孤城(gū chéng)的意思:指单独存在的城市或孤立无援的城市。
接邻(jiē lín)的意思:指相邻的两个地方或物体之间的接触或连接。
结茅(jié máo)的意思:指结交朋友,结成亲密的关系。
戎马(róng mǎ)的意思:指战马,泛指军队和战争。
伤神(shāng shén)的意思:指事情繁杂、困扰人心,使人感到疲劳和焦虑。
四境(sì jìng)的意思:指四周的环境或境况。
信子(xìn zǐ)的意思:指人言行举止中的信誉和信用。
一上(yī shàng)的意思:指一出现、刚一上来的意思。
沾巾(zhān jīn)的意思:指被牵连或染上不好的事物。
正思(zhèng sī)的意思:正确的思考方式或态度
子民(zǐ mín)的意思:指百姓、人民,泛指国家的居民。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河池城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国家边防的忧虑和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关怀。
首联“孤城一上一伤神,佚道犹难信子民”,开篇即点出诗人登高望远的心情,孤城之上,思绪万千,对边疆道路的遥远与艰险,以及百姓生活的艰难,深感忧虑,难以释怀。
颔联“累土莫忧过百雉,结茅今已历三旬”,转而表达对边防建设的坚定信念。尽管累积土石的工程可能漫长且艰巨,但已有三旬之久的建设进度,足以让人感到安心与期待。这里既是对筑城工人的赞扬,也是对国家边防建设的决心与信心的体现。
颈联“山来粤北连多隘,地去黔西在接邻”,进一步描绘了边疆的地理环境。粤北与黔西的山岭连绵不绝,地形复杂多变,暗示着边防任务的艰巨与挑战性。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边疆安全的高度重视。
尾联“近报荒蛮窥四境,正思戎马泪沾巾”,最后以当前边疆局势的紧张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边防安全的担忧。近来的报告显示,边境地区存在潜在威胁,诗人不禁感慨,心中满是忧虑与无奈,泪水不禁湿透衣襟。这一联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关注,也流露出其作为文人士大夫对于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登高望远的视角,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展现了诗人对边防安全的深切忧虑,以及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感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春泛若耶溪
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
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
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
赋得还山吟送沈四山人
还山吟,天高日暮寒山深,送君还山识君心。
人生老大须恣意,看君解作一生事。
山间偃仰无不至,石泉淙淙若风雨,桂花松子常满地。
卖药囊中应有钱,还山服药又长年。
白云劝尽杯中物,明月相随何处眠?
眠时忆问醒时事,梦魂可以相周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