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阳翟县城凝嵩亭》
《阳翟县城凝嵩亭》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西北望嵩色,忆上大室时。

陟彼已不浅,坐此安能知。

今谁绝壁下,但见前峰危。

正与曩未异,目存迹焉追。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ángzháixiànchéngníngsōngtíng
sòng / méiyáochén

西běiwàngsōngshàngshìshí

zhìqiǎnzuòānnéngzhī

jīnshuíjuéxiàdànjiànqiánfēngwēi

zhèngnǎngwèicúnyānzhuī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大室(dà shì)的意思:指宽敞明亮的大房间或大厅。

见前(jiàn qián)的意思:指事情发生之前能够预见到结果或趋势。

绝壁(jué bì)的意思:指非常险峻的山崖或悬崖,也用来形容困境或难以逾越的障碍。

西北(xī běi)的意思:指方向为西北,也用来形容坚定不移的意志和勇敢向前的精神。

已不(yǐ bù)的意思:已经不再,已经不是

坐此(zuò cǐ)的意思:指在某个位置或某种情况下,处于一个特定的状态或境地。

翻译
向西北望去,嵩山的景色映入眼帘,想起当年登大室山的情景。
那时攀登已经不浅,如今坐在这里又怎能体会当时的艰辛。
现今又有谁能在这峭壁之下,只看到前方险峻的山峰。
眼前的景象与往昔并无太大差异,只能通过回忆追寻过去的足迹。
注释
嵩色:指嵩山的景色。
大室:古代山名,位于今河南登封地区。
陟:攀登,上升。
绝壁:陡峭的悬崖。
曩:过去,从前。
目存迹:通过回忆来追溯过去的经历。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阳翟县城凝嵩亭》,描绘了诗人从凝嵩亭向西北眺望嵩山的景象,引发了对过去登大室山的回忆。"陟彼已不浅"表达了攀登之高,而"坐此安能知"则流露出对过去的感慨,不知当时的情景能否完全理解。接着,诗人想象现今有人仍在绝壁之下,只能看到前方险峻的山峰,这与他昔日的经历并无太大差异,只是通过眼前的景色来追溯往昔的足迹。

整首诗以凝望嵩山引发的怀旧之情为线索,通过对眼前景色的描绘和对过去的回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深深眷恋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梅尧臣的诗歌风格质朴自然,情感真挚,这首诗很好地体现了这种特点。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李相读书堂

历山草堂最深处,长史题诗久仙去。

南峰衲子营精庐,杖履经过重游寓。

公垂遗迹留山隈,数卷长依佛火开。

栖迟颇自爱岩壑,憔悴岂即期公台。

浮沈幕下名逾重,政府倾危相遘弄。

频遭迁徙忘恩仇,岭海江州均一梦。

沙堤筑就近悬车,追忆前游愿遂初。

何日重寻石泉寺,妙香灯影读残书。

(0)

西林三十二景诗·其十三晨光坞

朝曦出东岭,明霞相与鲜。

松露湿未晞,花源澹浮烟。

道人隔岩宿,独藉孤云眠。

(0)

登惠山绝顶瞻望吴越五湖

兹游亦已屡,今上最高峰。

水落洞庭远,山围吴会重。

顾瞻悲浊世,凌厉觅奇踪。

独羡鸱夷子,扁舟欲往从。

(0)

墨蒲萄

风架引藤高十丈,翠叶阴阴气萧爽。

老龙昨夜挟风雨,乱吐骊珠落天上。

(0)

己酉秋九月廿一日扈从车驾巡边

瞳昽海色隐朝暾,载笔从容侍至尊。

天上旌旗悬日月,云中笳鼓壮乾坤。

九霄驻跸虹光合,十里连营虎士屯。

白首扬雄惭献赋,驱驰何以报深恩。

(0)

山居八景为大学士胡公光太赋·其一芳洲春草

沧洲迤逦接长堤,草色经春望欲迷。

浓带晓烟青冉冉,远含疏雨碧萋萋。

王孙独系归时恨,谢氏偏留梦里题。

记得往年长送客,夕阳江上马频嘶。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李密 汪之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