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钱 承 制 赴 广 西 路 分 都 监 宋 /苏 轼 当 年 我 作 表 忠 碑 ,坐 觉 江 山 气 未 衰 。舞 凤 尚 従 天 目 下 ,收 驹 时 有 渥 洼 姿 。踞 床 到 处 堪 吹 笛 ,横 槊 何 人 解 赋 诗 。知 是 丹 霞 破 佛 手 ,先 声 应 已 慑 群 夷 。(
广 西 僧 寺 顷 有 佛 动 之 异 ,钱 君 碎 而 投 之 江 中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吹笛(chuī dí)的意思:吹奏笛子。也用来比喻人们无所事事,不务正业。
从天(cóng tiān)的意思:指突然出现或降临,形容事物突然发生或突然出现。
丹霞(dān xiá)的意思:形容山岩色彩鲜艳多变。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到处(dào chù)的意思:四处,各个地方
赋诗(fù shī)的意思:指以优美的诗句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佛手(fó shǒu)的意思:指状如佛手的柑橘,也比喻人手指伸展开的样子。形容手指伸展开的样子或者物体呈现出类似佛手的形状。
横槊(héng shuò)的意思:横槊意指勇往直前,勇敢无畏的精神。
江山(jiāng shān)的意思:指国家的疆土、版图,也指国家的统治地位和政权。
目下(mù xià)的意思:指当前、眼前的情况或状况。
山气(shān qì)的意思:指山的气势或山中的气候。也用来形容人的气度、志向或气魄。
收驹(shōu jū)的意思:指收回马匹,比喻结束战争或停止军事行动。
渥洼(wò wā)的意思:形容水深且宽广。
舞凤(wǔ fèng)的意思:形容女子舞蹈婀娜多姿,美丽动人。
先声(xiān shēng)的意思:先声指的是在开始阶段就显示出声势或取得优势,预示着成功的可能性较大。
- 注释
- 表忠碑:表达忠诚的石碑,可能指作者的诗作或纪念碑。
江山:指国家或江山社稷。
渥洼姿:比喻杰出人才或优良马匹的出类拔萃。
吹笛:象征闲适或豪放的生活方式。
横槊:横持长矛,古代文人武将的豪迈形象。
丹霞:色彩鲜艳的红霞,也可象征热烈的情感。
佛手:佛教中的吉祥物,这里可能象征神圣的力量。
慑群夷:震慑外族,显示威望。
- 翻译
- 当年我创作《表忠碑》的时候,深感国家的气概仍然旺盛。
凤凰舞动似乎还从天目山而来,良驹收聚时也显露出像渥洼池的神骏姿态。
坐在床边,哪里都能吹起笛子,谁又能懂得握着长矛吟诗的豪情。
知道这是丹霞般的热情如佛之手燃烧,先声夺人必定已经震慑了四方异族。
-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朋友钱承制赴任广西路分都监时的送别之情以及对友人的赞赏和期许。
"当年我作《表忠碑》,坐觉江山气未衰。" 这两句回忆起诗人以前写过的《表忠碑》文,表达了自己对于国家忠诚之志依旧如昔日一般坚定不移,江山之气犹存。
"舞凤尚从天目下,收驹时有渥洼姿。" 这两句用舞凤和收驹来形容钱承制的风采和才华,显示出诗人对朋友才能的赞赏。
"踞床到处堪吹笛,横槊何人解赋诗。"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的雅集场景,以及他们共同享受音乐和文学的时刻,但也隐含着在当时社会环境下难寻知音之感。
"知是丹霞烧佛手,先声应已慑群夷。" 最后两句则表现了诗人对钱承制赴任的鼓励与期望,通过“丹霞烧佛手”的譬喻来比喻朋友的英勇和力量,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于友人的声音即将响彻四方的期待。
这首诗不仅是苏轼送别之作,也是他对友人才华与品格的高度评价。通过对往昔时光的回忆,以及对未来美好祝愿的抒写,诗人展现了深厚的情谊和高远的理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都中书怀呈滕仁伯秘监
北风朝暮寒,园林日萧条。
自非松柏姿,何叶不飘摇。
儒衣历多难,陋巷困箪瓢。
无地可躬耕,无才仕王朝。
一饥驱我来,骑驴吟灞桥。
通名丞相府,数月不见招。
欲登五侯门,非皓齿细腰。
索米长安街,满口读诗骚。
时人试静听,霜枝啭寒蜩。
倘可悦人耳,安望如箫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