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灯与释迦,只论前后智。
前后体非殊,异中无有异。
这首诗探讨了佛教的哲理,尤其是关于时间和智慧的关系。"常闻释迦佛,先受然灯记"表明了对佛祖释迦牟尼生平及其悟道过程的了解。而"然灯与释迦,只论前后智"则指出然灯(可能指的是禅宗的一种修行方式或是某位祖师)与释迦牟尼相比,只是在于探讨他们在时间上的先后关系和智慧的差别。
诗人接着写道:"前后体非殊,异中无有异",意味着即便是从时间上看待释迦佛和然灯的智慧,也是不分彼此,没有本质的不同。最后两句:"一佛一切佛,心是如来地"表达了一个核心思想:所有的佛都是统一的,而这个统一体现在心灵之中,如同佛陀所证悟到的真理之地。
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一种深刻的宗教哲学,即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并不能掩盖真理的本质统一性。这也反映了唐代诗人寒山对禅宗思想的理解与内化。
汉上逢老翁,江口为僵尸。
白发沾黄泥,遗骸集乌鸱。
机巧自此忘,精魄今何之。
风吹钓竿折,鱼跃安能施。
白水明汀洲,菰蒲冒深陂。
唯留扁舟影,系在长江湄。
突兀枯松枝,悠扬女萝丝。
托身难凭依,生死焉相知。
遍观今时人,举世皆尔为。
将军死重围,汉卒犹争驰。
百马同一衔,万轮同一规。
名与身孰亲,君子宜固思。
君不见古人烧水银,变作北邙山上尘。
藕丝挂在虚空中,欲落不落愁杀人。
睢水英雄多血刃,建章宫阙成煨烬。
淮王身死桂树折,徐福一去音书绝。
行路难,行路难,生死皆由天。
秦皇汉武遭不脱,汝独何人学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