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岭盘之西,问景曾未经。
云罩莫衡高,岩松辨层青。
跋马(bá mǎ)的意思:指迅速行驶或奔跑,形容行动迅速。
放眼(fàng yǎn)的意思:放眼指的是广泛地看,眺望远方或者展望未来。
拂曙(fú shǔ)的意思:指清晨的阳光还未完全升起,太阳刚刚露出天际的时候。
光明(guāng míng)的意思:指明亮、明亮,也指希望、美好的前景。
海日(hǎi rì)的意思:海洋中的太阳,比喻非常辽阔的海洋或者无边无际的事物。
花木(huā mù)的意思:指花草树木,泛指各种植物。
里程(lǐ chéng)的意思:指程度、进展、发展的阶段或标志。
马犹(mǎ yóu)的意思:形容事情已经到了最后关头,却又有变数出现,使得结果不确定。
蟠龙(pán lóng)的意思:形容事物盘绕曲折,如龙蟠。
奇观(qí guān)的意思:指罕见、不可思议的景象或事物。
日出(rì chū)的意思:太阳从地平线升起,代表新的一天开始。
万象(wàn xiàng)的意思:形容事物繁多、变化无穷。
须臾(xū yú)的意思:极短的时间;片刻
岩松(yán sō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坚定不移、坚强有力。
烟萝(yān luó)的意思:烟雾弥漫的样子
羊肠(yáng cháng)的意思:羊肠是指细长的肠子,用来形容曲折、绵长的道路或文字。
玉柱(yù zhù)的意思:比喻道德高尚、品行端正的人。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前往西岭的旅程,沿途的景色变化丰富,从山道的蜿蜒崎岖到清晨的烟雾缭绕,再到日出时分的壮丽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诗人的细腻观察力。
首句“西岭盘之西,问景曾未经”点明了行程的方向和未知的探索感。接着,“由兹至蟠龙,云近廿里程”描述了旅程的长度和沿途的云雾缭绕,暗示了旅途的遥远与神秘。通过“羊肠虽纡巇,跋马犹堪登”两句,诗人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山路的曲折险峻,但即便如此,骑马者仍能攀登,体现了对自然的敬畏与征服的决心。
“拂曙披烟萝,露浓花木馨”描绘了清晨的景象,晨光初照,烟雾缭绕,露水滋润着花木,散发出阵阵清香,营造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接下来,“云罩莫衡高,岩松辨层青”则进一步展示了云雾覆盖下的山峰和岩石上青松的层次感,增加了画面的立体感和深远感。
最后,“须臾海日出,玉柱标铜钲”描绘了日出的壮丽景象,太阳从海平线上升起,如同玉柱般矗立,而铜钲则可能象征着某种声音或信号,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最后一句“放眼得奇观,万象俱光明”总结了整个旅程的体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内心的光明与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旅途经历的独特体验,是一首富有情感和意境的佳作。
怪今年、故园人日,檐底尖风鸣铁。
把纸阁、芦帘频揭。吹过墙腰残雪。
卯酒犹寒,辛盘未熟,綵胜无心贴。
劝不住、傅粉飞蛾,点点趁愁,搅乱人间佳节。
思去年、衡漳夜半,客里相寻旋别。
戍角霜边,归人雁后,独树横桥月。
乱流中马蹄,凄凉旧事怕说。
剩有些、香奁丽句,写叠长笺盈箧。
付与鸰原,白杨瑟瑟,捲起寒涛咽。
看九峰一片,将余泪痕遥抹。
瓜华豆荚已阑珊。采摘记霜前。
全胜二月杨花瘦,斜阳陌、吟渴须餐。
惯见银钗小妇,迎风挑向筠竿。谁分野色上毫端。
玉本笑红圆。前身定是长沙易,写生手、一样流传。
倦客清斋久矣,何人贻鲊香山。
记年时、千丝萦釜,名泉催汲寒溜。
红尖细糁花瓷滑,竹下厨烟清昼。盐下后。
问此味云间小陆还知否。酪浆枉斗。
但酥样钗茎,难粘双筋,说甚剪松韭。
家山远,镜面拖蓝依旧。浮名何似杯酒。
木兰艇子牵情处,摘得满笼消受。秋八九。
又不比春三二月青青候。书传素手。
道越客迟归,吴鲜早卖,输与钓鱼叟。
旧巢海燕归来早,东风又吹愁住。
叶满苔枝,丝攒蜡蒂,过了几番酥雨。玉骢何许。
定嘶遍花阴,钿车行处。
人面桃门,重寻得似去年否。
晴江潮信暗涌,怕招双艇子,曾载情去。
院冷争棋,池荒踏藕,谁识而今心绪。酒楼孙楚。
奈月午相逢,晓来无据。愁似游丝,一春千万缕。
柳三眠后。看疏筠扫绿,隔霜依旧。
苔痕忽讶,春牙迸引,涓涓寒溜。
今年道早,问见了、红襟否。
戒园丁、上番休镵,初篁留拂檐垢。蚕月暖烟时候。
筼笼传遍市口。向云根才斸,付与厨娘,一双酥手。
转忆天津芦,锥尝处、相思最久。
倩设色、小砑冰绡,箨龙雏雀边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