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陈隐君挽诗》
《陈隐君挽诗》全文
宋 / 魏了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新息亡人过,关西己知

袖无漫灭刺,门鲜在亡辞。

庭下荆三树,坟前桂一枝

堂堂风木恨,掩泪读邕碑。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风木(fēng mù)的意思:指人品或道德高尚,坚守正义而不受外界诱惑或压力的人。

关西(guān xī)的意思:关西指的是关心、照料、照顾等意思。

己知(jǐ zhī)的意思:自己了解,自己知道

漫灭(màn miè)的意思:全面毁灭,彻底消失

堂堂(táng tá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宏伟、庄重、威严。

亡人(wáng rén)的意思:指已经去世的人。

掩泪(yǎn lèi)的意思:用手遮住眼泪,表示悲伤或不舍。

一枝(yī zhī)的意思:指独一无二的、与众不同的一支。

在亡(zài wáng)的意思:在临死之际,或者在失去之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了翁为陈隐君所作的挽诗,表达了对亡者的深深哀悼和怀念之情。诗中通过描绘亡者生前的细节,如“袖无漫灭刺,门鲜在亡辞”,暗示了陈隐君生前的低调和简朴,没有华丽的标记,只有朴素的生活痕迹。庭院中的荆树和坟前的桂枝,象征着岁月流转和生死离别,寄寓了诗人对逝者身后寂寞的感慨。

“堂堂风木恨”一句,借用“风木”(指树木在风中摇曳,比喻人的离世)表达对陈隐君去世的悲痛,而“掩泪读邕碑”则直接流露出诗人面对亡者遗志或墓志铭时的泪水,体现出对故人的深切怀念和哀思。整体上,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展现了诗人对亡友的深情缅怀。

作者介绍
魏了翁

魏了翁
朝代:宋   字:华父   号:鹤山   籍贯:邛州蒲江(今属四川)   生辰:1178年—1237年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
猜你喜欢

玉清仙子下云达。

(0)

烹鸡叹

膳夫缚三鸡,二雌先就烹。

一雄置机上,不废知时鸣。

有客见之叹,人情犹物情。

宁昌言即死,何噤口偷生。

愚闻此客言,退思因窃评。

鸡实鼎俎资,杀身非罪声。

人忘枢机诫,鼓舌为祸萌。

宜念千金躯,与鸡何重轻。

(0)

送李主簿夷行之官河阴四首·其四

少小縻一官,身世两相补。

为饱西复东,志愿劣儿乳。

不无同心友,颇压折腰膂。

寄语北山云,异时吾与汝。

(0)

入山

摆落世尘缚,愿结岩栖缘。

一层复一层,古道多回旋。

白云随我后,幽鸟鸣我前。

云禽亦佳侣,一见即忻然。

(0)

僧过涧图

溪急水摇石,野僧蹑石度。

寒流漾笠影,历险无窘步。

仆夫后岭来,木末迹樵路。

苍茫盼精蓝,惨澹没烟雾。

忆昔山中行,顾瞻歌陟岵。

今犹梦见之,觉乃忘其故。

画师从何知,展玩失毫素。

怅然渺予怀,江乡碧云暮。

(0)

赠神籁谈天

曾将甲子问群生,来向人间说五行。

眼底精神虽晦昧,胸中造化却分明。

指推宝历八千数,时弄玉箫三四声。

袖里百篇题品尽,何曾识得一公卿。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诸葛恪 崔液 徐锴 高力士 欧阳衮 丁宝臣 黄宽 储大文 梁鸿 李璮 怀素 黄颇 戴敦元 刘旦 马文升 奚贾 淮上女 杨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