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端如(duān rú)的意思:形容言辞严肃,态度庄重,举止端正。
法令(fǎ lìng)的意思:法令是指国家或政府颁布的法律和命令。
非命(fēi mìng)的意思:非命指的是超越寻常人所能承受的命运,也指命运的不幸或灾祸。
后来(hòu lái)的意思:表示时间或顺序上在之后或之后的阶段
见事(jiàn shì)的意思:指能够凭借经验和智慧看清事物的本质,洞察事物的真相。
可笑(kě xiào)的意思:荒谬可笑,令人发笑,不值一笑
趋时(qū shí)的意思:追随时代潮流,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
无非(wú fēi)的意思:指没有别的选择或变化,只有一种结果或情况。
无法(wú fǎ)的意思:无法指无法做到、无法实现某种愿望或目标。
兴废(xīng fèi)的意思:指兴盛和衰败,兴旺和衰落。
早知(zǎo zhī)的意思:如果事先知道,就能避免麻烦或损失。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之仪所作的《读华严经三绝》中的第三首,通过对比法度与时代变迁,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深刻思考。
首句“法令端如万仞陂”,以“万仞陂”比喻法度的稳固和不可动摇,形象地描绘出法律制度如同高山深谷般坚定,象征着社会秩序的稳定与权威。然而,接下来的“后来无法只趋时”则揭示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法度可能会因应时代的变迁而有所调整或改变,暗示了社会规则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代发展而有所适应和变化。
“早知兴废无非命”,这一句进一步深化了对历史兴衰的理解,指出无论社会如何兴盛或衰败,都难以完全脱离命运的安排,强调了历史进程中的偶然性和必然性之间的复杂关系。最后,“可笑穰侯见事迟”借用历史典故,将穰侯(范睢)在秦昭王时期的变法故事与前文联系起来,讽刺那些在历史变革中反应迟钝、未能及时适应时代潮流的人物,强调了个人或群体在面对历史洪流时的局限性和应对策略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法度与时代、历史兴衰与命运、个人与历史潮流关系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与现实深刻而独到的见解,以及对个体在历史长河中角色定位的反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