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暑二首·其二》
《秋暑二首·其二》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七言绝句

凉能竹溪无,隔水斜阳未肯晡。

剩暑不蒙蕉扇扇,细云聊倩月梳梳。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蒙(bù méng)的意思:不受骗、不被欺骗

蕉扇(jiāo shàn)的意思:指蕉叶扇子,比喻虚有其表、形式空洞的东西。

凉能(liáng néng)的意思:指能力或才能较差,不足以胜任某项任务或工作。

斜阳(xié yáng)的意思:指太阳偏斜于地平线上方的时候,也比喻事物接近末日、衰败或人事已非的状态。

竹溪(zhú xī)的意思:指清幽的竹林和溪水,形容环境幽静、清新。

追凉(zhuī liáng)的意思:追求凉爽的地方。

注释
追凉:寻找阴凉处避暑。
竹溪:长有竹子的小溪。
隔水:隔着溪流。
斜阳:傍晚的太阳。
晡:申时,下午三点至五点,这里指夕阳西下。
剩暑:剩余的暑热。
蒙:承受,享受。
蕉扇:芭蕉叶做的扇子。
聊倩:姑且请来。
月梳梳:让月光轻拂,如同梳理。
翻译
我能否追凉直到竹林溪边?
隔着流水,夕阳迟迟不肯落山。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夏末秋初景象的诗句,出自宋代文学家杨万里的《秋暑二首》。诗人在炎热的季节中寻找清凉之处,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烦恼、追求心灵宁静的情感。

"追凉能到竹溪无" 表示诗人渴望找到一个能够消暑解热的地方,但却发现连竹溪这样的清幽之地也难以避免夏日的炎热。"隔水斜阳未肯晡" 描绘了一幅夏日景象,太阳似乎故意在水的对岸缓缓移动,未愿迅速下山,让人感到时间仿佛静止。

"剩暑不蒙蕉扇扇" 暗示即使是用香蕉叶做成的扇子,也难以完全驱散残留的夏日余热。"细云聊倩月梳梳" 则描绘了一幅夜晚景象,细薄的云层轻拂过明亮的月光,仿佛在梳理着夜色。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致刻画和对暑热难耐心理状态的真实反映,展现了诗人在夏末秋初时节中所特有的情感体验。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宝月楼六韵

钧轴青旗转,璇玑玉烛调。

高楼春可望,斜汉月恒邀。

旭霭占多谷,露湑咏蓼萧。

敬思九功叙,敢诩八瀛朝。綵燕翔屏绮,银花?胜韶。

晚来钩影挂,欲钓上元宵。

(0)

除夕

日自朝还暮,岁分辛与壬。

壑蛇宁可挽,尊兽又当斟。

暖热薪盆气,吉祥竹爆音。

年华有新旧,不异爱民心。

(0)

入崖口

九转伊松涨始消,吉骢揽辔度溪桥。

按程也欲舆情惬,习猎从来典制昭。

红点绿林蜀锦织,水淙石激塞琴调。

岩葩尽是芬陀利,便尔香山未觉遥。

(0)

戏题翠云岩

叠叶堆枝互簇攒,端知飞翠胜流丹。

昨来殊厌观云矣,却是岩前不厌观。

(0)

静寄山房四题·其二鱼矶

列溪之鱼鲜且硕,坐矶学钓藉苔席。

得鱼固佳否亦可,意在山青与水碧。

吕望钓得为公卿,严光钓失仍得名。

掷竿大笑非吾事,不如放去任闯萍。

(0)

夕佳楼

傍晚常教信马来,千峰夕照翠云堆。

因缘时节宜留句,又得松窗片刻陪。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郭印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缪公恩 王称 陈宓 王洋 史鉴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章甫 郑獬 韩上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