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暑二首·其二》全文
- 注释
- 追凉:寻找阴凉处避暑。
竹溪:长有竹子的小溪。
隔水:隔着溪流。
斜阳:傍晚的太阳。
晡:申时,下午三点至五点,这里指夕阳西下。
剩暑:剩余的暑热。
蒙:承受,享受。
蕉扇:芭蕉叶做的扇子。
聊倩:姑且请来。
月梳梳:让月光轻拂,如同梳理。
- 翻译
- 我能否追凉直到竹林溪边?
隔着流水,夕阳迟迟不肯落山。
-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夏末秋初景象的诗句,出自宋代文学家杨万里的《秋暑二首》。诗人在炎热的季节中寻找清凉之处,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烦恼、追求心灵宁静的情感。
"追凉能到竹溪无" 表示诗人渴望找到一个能够消暑解热的地方,但却发现连竹溪这样的清幽之地也难以避免夏日的炎热。"隔水斜阳未肯晡" 描绘了一幅夏日景象,太阳似乎故意在水的对岸缓缓移动,未愿迅速下山,让人感到时间仿佛静止。
"剩暑不蒙蕉扇扇" 暗示即使是用香蕉叶做成的扇子,也难以完全驱散残留的夏日余热。"细云聊倩月梳梳" 则描绘了一幅夜晚景象,细薄的云层轻拂过明亮的月光,仿佛在梳理着夜色。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致刻画和对暑热难耐心理状态的真实反映,展现了诗人在夏末秋初时节中所特有的情感体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