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间风捲簟,栏下水摇灯。
重期浮小楫,来摘半湖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末秋初的景象,通过生动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开篇“雨气消残暑”,写出雨后天气回暖的感觉,暑气被清凉的雨水所消散,预示着季节的转换。紧接着,“苍苍月欲升”则描绘了夜幕低垂,明月即将升起的情景,月亮在夜空中缓缓上升,给人以宁静和清洁之感。
“林间风捲簟”中的“簟”字生动地形容了树叶随风摇曳的样子,而“栏下水摇灯”则是借助水面上的倒影来描写月光下的水波不息,给人以动态之美。
“迥野垂银镜”通过比喻手法,将山间清澈的溪流比作挂在树梢间的银色镜子,既映衬了溪水的清澈,也烘托出了山林的深邃。紧接着,“层峦挂玉绳”则形容了山峦之间缠绕着如丝绸般细腻洁白的云雾,增添了一份仙境般的意境。
“重期浮小楫”中,“重期”指的是夏末秋初之际,而“浮小楫”则写出了作者乘坐小船在水面上漂浮的景象。最后,“来摘半湖菱”表达了诗人想要采撷那些生长在湖中的美丽花卉,既是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喜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将读者带入一个清新脱俗、生机勃勃的自然世界中。
夫子道不行,尝欲居九夷。
乘桴浮于海,从者其为谁。
历聘尝之荆,岂亦游坤维。
有洞巴峡间,人言幽更奇。
云深不可见,奥处那容窥。
圣人肯巢仙,兹名良可疑。
吾道其非耶,聊将友鹿麋。
巫山亦有泉,可饮仍可祈。
泉旁都几家,聪慧多奇儿。
父兄傥知教,圣门皆可归。
我来不及饮,清兴随泉飞。
宁比盗与贪,闻名使人嗤。
禹穴会稽阴,尧山番江湄。
流传虽失真,未敢以为非。
鲁人轻东家,秦人燔书诗。
兹俗圣夫子,吾何敢夷之。
《巴东之西近江有夫子洞亦曰圣洞巫山县有孔子泉说者谓旱而祈则应泉旁之民虽童子皆能书夫子胡为洞于此且有泉耶诗以辨之》【宋·王十朋】夫子道不行,尝欲居九夷。乘桴浮于海,从者其为谁。历聘尝之荆,岂亦游坤维。有洞巴峡间,人言幽更奇。云深不可见,奥处那容窥。圣人肯巢仙,兹名良可疑。吾道其非耶,聊将友鹿麋。巫山亦有泉,可饮仍可祈。泉旁都几家,聪慧多奇儿。父兄傥知教,圣门皆可归。我来不及饮,清兴随泉飞。宁比盗与贪,闻名使人嗤。禹穴会稽阴,尧山番江湄。流传虽失真,未敢以为非。鲁人轻东家,秦人燔书诗。兹俗圣夫子,吾何敢夷之。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69467c698b1d0598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