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下蝉声断,寒来雁影连。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刘 少 府 游 越 州 唐 /骆 宾 王 一 丘 余 枕 石 ,三 越 尔 怀 铅 。离 亭 分 鹤 盖 ,别 岸 指 龙 川 。露 下 蝉 声 断 ,寒 来 雁 影 连 。如 何 沟 水 上 ,凄 断 听 离 弦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鹤盖(hè gài)的意思:比喻高人隐居不为世人所知。
怀铅(huái qiān)的意思:形容心情沉重,忧虑重重。
离弦(lí xián)的意思:指箭离开弦,形容事物离开原来的位置或状态。
离亭(lí tíng)的意思:指离开亭子,比喻离别或分手。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三越(sān yuè)的意思:指三次越过,形容经过多次努力克服困难或跨越障碍,最终取得成功。
水上(shuǐ shàng)的意思:比喻在困境中艰难地维持生计。
一丘(yī qiū)的意思:指数量很少、质量很低的东西。
枕石(zhěn shí)的意思:指人们在困境中寻找支持和依靠。
- 注释
- 枕石:形容人孤独地倚靠在石头上,寓含寂寞之意。
三越:古代地区名,泛指南方地区。
鹤盖:古时官吏出行的车盖,象征地位或权力。
龙川:河流名,常用来象征远方或旅途。
露下:清晨或夜晚,露水降临。
离弦:比喻离别时的音乐,凄凉哀伤。
- 翻译
- 我独守着这山丘,枕着石头入睡,你却在遥远的三越之地研磨铅华。
在离别的亭子前,我们的车盖像鹤羽般分开,你指着那条通往龙川的路告别。
露水滴落,蝉鸣声断,秋意渐浓,大雁成群飞过,影子相连。
想象着你在沟水边,听着凄凉的离别琴音,我心如刀割。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骆宾王的《送刘少府游越州》,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朋友离别的不舍和深情。
“一丘余枕石”开篇即设定了一种孤寂的情境,"三越尔怀铅"则透露出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重。"离亭分鹤盖"、"别岸指龙川"两句,分别通过鹤的离去和对远方龙川的指引,强化了离别的情感。
在“露下蝉声断”中,诗人捕捉到了自然界的细微之处,蝉鸣声的断续似乎与人的情绪相呼应。"寒来雁影连"则描绘了一幅秋天的画面,孤雁的过往更添了几分萧瑟。
最后,“如何沟水上”一句,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提问,表达了自己对于朋友离别的无奈和困惑。"悽断听离弦"则是诗人的心境写照,仿佛在那离别的弦音中,感受到了深深的哀愁。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离别的不舍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舣舟大藤峡口武陵使至忽奉福唐珍牍附以古风招隐揽之欣耸有会初心而分阃之命下已久矣咏叹不已复次旧韵用寄惓惓冀一观省
避兵穷岭海,我岂文休孙。
慨彼鸣凤郊,化为逐鹿原。
北吹战尘腥,南接瘴雾昏。
森然一彗孛,敢近六龙暾。
转舟大藤峡,脱死鳄与鼋。
缆袅苍崖树,落日衔未吞。
忽得素书尺,若窥黄裳坤。
招我以隐沦,雉泽遗尘樊。
游心太易初,捃逐万化根。
耿光百世后,乐此不亡存。
宁知虎符下,拥公万旌幡。
英威祖豫州,非心折王敦。
从容谢东山,逆气沮桓温。
自昔国其国,治忽信有源。
岂容社稷镇,端老孤独园。
至人心淑清,一为斯民浑。
胡骑却长啸,晋史徒清言。
武侯挥白羽,亦有军务繁。
要封鲸鲵观,复睹宸极尊。
功成去冥冥,与我俱鸿轩。
《舣舟大藤峡口武陵使至忽奉福唐珍牍附以古风招隐揽之欣耸有会初心而分阃之命下已久矣咏叹不已复次旧韵用寄惓惓冀一观省》【宋·许翰】避兵穷岭海,我岂文休孙。慨彼鸣凤郊,化为逐鹿原。北吹战尘腥,南接瘴雾昏。森然一彗孛,敢近六龙暾。转舟大藤峡,脱死鳄与鼋。缆袅苍崖树,落日衔未吞。忽得素书尺,若窥黄裳坤。招我以隐沦,雉泽遗尘樊。游心太易初,捃逐万化根。耿光百世后,乐此不亡存。宁知虎符下,拥公万旌幡。英威祖豫州,非心折王敦。从容谢东山,逆气沮桓温。自昔国其国,治忽信有源。岂容社稷镇,端老孤独园。至人心淑清,一为斯民浑。胡骑却长啸,晋史徒清言。武侯挥白羽,亦有军务繁。要封鲸鲵观,复睹宸极尊。功成去冥冥,与我俱鸿轩。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92267c6af3fbbd78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