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十六年春,有事至泰州城,游于古寺中六朝柏树下,老僧嘱余题诗一首,以留纪念》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昂头(áng tóu)的意思:抬头挺胸,昂首自信。
古怪(gǔ guài)的意思:形容行为、思想或外貌不寻常、奇特的。
鹤寿(hè shòu)的意思:指长寿、长命百岁,比喻人的寿命长久。
六朝(liù cháo)的意思:指南朝、东晋、南朝宋、南齐、梁、陈六个朝代的合称。
龙蟠(lóng pán)的意思:形容山势、河流等蜿蜒曲折,如龙蛇盘旋。
庙堂(miào táng)的意思:指朝廷、官场,也可以指官僚体制、政治权力的地方。
千年(qiān nián)的意思:指长时间,形容时间的长久。
堂前(táng qián)的意思:指在家庭中堂屋前面,也指在家庭中的重要场合。
俨如(yǎn rú)的意思:形容态度庄重、举止庄重,像是非常庄重的样子。
云外(yún wài)的意思:指远离尘世纷嚣,超脱尘俗的境地。
诸葛(zhū gě)的意思:指智谋超群、才智出众的人。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木参天、仙气缭绕的景象,通过“六朝柏”这一意象,展现了时间的悠长与历史的沉淀。诗人薛昂若以“云外昂头成树仙”开篇,将六朝柏树赋予了超凡脱俗之感,仿佛是自然界的仙灵,屹立于云端之外。接着,“鹤寿龙蟠形古怪”一句,进一步刻画了六朝柏树形态独特、生命力顽强的形象,与传说中的鹤寿和龙蟠相呼应,增添了神秘色彩。
“俨如诸葛庙堂前”则将六朝柏树与诸葛亮的庙宇相联系,暗示了这棵树可能有着某种神圣或历史的意义,如同庙堂前的守护者一般,见证着过往的岁月和故事。整首诗通过对六朝柏树的细腻描绘,不仅赞美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古老,也寄托了对历史的追思与敬仰之情,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