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指三危迥,山连万里枯。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发矢(fā shǐ)的意思:射箭
飞泉(fēi quán)的意思:形容水流奔涌迅猛。
广利(guǎng lì)的意思:指广泛获利,利益普遍扩大。
金乌(jīn wū)的意思:指太阳。
令士(lìng shì)的意思:令行禁止的人,指具有威望和权威,能够使人遵守法令和规章制度的人。
泉涌(quán yǒng)的意思:形容水流迅猛,喻指事物蓬勃发展、势头强劲。
三危(sān wēi)的意思:指三种危险的情况或状态。
石壁(shí bì)的意思:指坚固、坚定不移的信念或决心。
士马(shì mǎ)的意思:指军队中的士兵和马匹,也泛指军队。
匈奴(xiōng nú)的意思:指野蛮、残暴的人或势力。
- 注释
- 贤哉:赞美之词,意为‘多么贤能啊’。
李广利:西汉时期将领,此处代指英勇的将军。
为将:担任将领。
讨:征讨,攻打。
路指:行军路线指向。
三危:三危山,地名,这里泛指远方险峻的山脉。
迥:遥远。
山连:山峦相连。
万里枯:形容路途遥远且环境恶劣,草木不生。
抽刀:拔出刀剑。
刺石壁:形容勇猛,力度之大以至于能刺入石中。
发矢:射箭。
落金乌:金乌指太阳,此句形容箭术高超,有射落太阳之意。
志感:壮志感动。
飞泉涌:形容泉水因受情感动而喷涌而出,比喻壮志激发的力量。
能令:能够使得。
士马苏:士兵和战马都得到恢复和振奋,'苏'意为复苏。
- 翻译
- 李广利真是英勇,作为将领讨伐匈奴。
行军路线指向遥远的三危山,群山连绵,万里草木枯黄。
拔刀刺入石壁,箭矢射落天上的金乌(太阳)。
他的壮志感动了飞泉喷涌,能让士兵和战马都得到复苏。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李广将军讨伐匈奴的英勇气概,展现了他征战沙场、克敌制胜的非凡才能。开篇“贤哉李广利”表明对李广将军德才兼备的赞誉,而“为将讨匈奴”则直接点出了诗歌的主角与主题。
接下来的两句“路指三危迥,山连万里枯”,形象地描绘了边塞的险恶之地和辽阔无垠的自然景观。这里,“三危迥”暗示了道路的曲折崎岖,而“万里枯”则展现了一片荒凉。
诗人通过“抽刀刺石壁,发矢落金乌”的描写,更是将李广将军的英勇与武艺推向了高潮。这里,“抽刀刺石壁”展示了他力大无穷,“发矢落金乌”则形象地表现出他的箭法精湛。
最后两句“志感飞泉涌,能令士马苏”,表达了李广将军不仅在战场上威风凛凛,更有感召天人的情怀和对部下的关爱。这里,“志感飞泉涌”形象地描绘出他的豪情壮志,而“能令士马苏”则展示了他作为一位将领的仁心与领导力。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动作及心理的生动刻画,塑造了一个勇猛而又有情的李广形象,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边塞生活和民族英雄的深切赞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