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谋高枕路,聊引一编书。
竹阴侵径合,蕉影入窗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的《后芳素轩四首》中的第四首。诗中以“欲谋高枕路,聊引一编书”开篇,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想要远离尘嚣,沉浸在书籍的世界里。接着,“乍可为蝴蝶,那能老蠹鱼”,诗人以蝴蝶与老蠹鱼作比,前者象征自由自在的生活,后者则比喻沉溺于功名利禄的世俗之人,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淡泊的追求。
“竹阴侵径合,蕉影入窗疏”两句描绘了诗人居住环境的清幽与雅致,竹林的阴影覆盖了小径,芭蕉的影子则透过窗户洒在室内,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充满生机的氛围。最后,“却笑遑遑者,何烦责宰予”,诗人以笑的方式讽刺那些忙碌奔波、追逐名利的人,认为他们没有必要如此焦虑和烦恼,表达了对简单生活态度的赞赏和对功利社会的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宁静、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功利的批判,体现了其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哲学。
忆昔随骥尾,早承君子知。
同朝笃交义,何殊凤鸣岐。
宁知信素履,世路多艰危。
章公既触阱,钱公亦逢巇。
而我复婴祸,三人各分驰。
虽云居患难,志节同坚持。
谅是松柏性,不畏霜雪欺。
天道乃好还,光辉今若斯。
司制起永叔,典乐咨后夔。
疲驽骖末乘,敢辞筋力衰。
公皆国桢干,允为天子毗。
拔茅误及茹,自揣夫何宜。
喜兹展清宴,深杯安足辞。
久别重欢聚,岂伊人力为。
慷慨发高兴,示我清新诗。
阳春本难和,聊叙衷肠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