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翻 著 葛 巾 呈 赵 尹 唐 /张 说 昔 日 接 口 离 倒 ,今 我 葛 巾 翻 。宿 酒 何 时 醒 ,形 骸 不 复 存 。忽 闻 有 嘉 客 ,骊 步 出 闲 门 。桃 花 春 径 满 ,误 识 武 陵 源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葛巾(gé jīn)的意思:指贫穷、卑微的人。
何时(hé shí)的意思:何时表示询问时间,问什么时候。
嘉客(jiā kè)的意思:指受到贵宾的盛情款待或对待客人的态度热情周到。
宿酒(sù jiǔ)的意思:指连续喝酒过夜,一直到天亮。
桃花(táo huā)的意思:桃花是指桃树开花的景象,常用来比喻美好的爱情或婚姻。
武陵(wǔ líng)的意思:指能武能文、兼具武艺和文化修养的人。
昔日(xī rì)的意思:过去的日子;往日;以前
闲门(xián mén)的意思:指平时不起作用的门,比喻不经常使用或不重要的事物。
形骸(xíng hái)的意思:指人的外表或形体。
武陵源(wǔ líng yuán)的意思:指美丽的山水风景。
- 翻译
- 过去的日子常常醉倒,如今我头戴葛巾却反转。
宿醉何时能清醒,身体仿佛已不再存在。
忽然听说有贵客来访,我快步走出家门。
春天的桃花小径繁花盛开,误以为来到了武陵源。
- 注释
- 昔日:过去。
接㒿倒:醉倒。
葛巾:古代男子的头巾。
翻:反转,这里指头巾戴反了。
宿酒:隔夜未消的酒。
形骸:身体。
嘉客:尊贵的客人。
躧步:轻快地走。
桃花春径:春天盛开的桃花小路。
武陵源:源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理想之地。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醉酒中醒来,走出家门,意外遇见贵客的场景。诗人之前沉迷于酒,到了今日终于翻开了生活的新篇章。这不仅是对个人状态的转变,也反映了一种精神层面的觉醒与重生。
“昔日接㒿倒”和“今我葛巾翻”两句,通过对比昨日与今日的不同,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巨大变化。"宿酒何时醒"则是在询问自己何时能够从过去的迷醉中清醒过来,而"形骸不复存"则是在感慨时间的流逝和身躯的消瘦。
“忽闻有嘉客,躧步出闲门”两句,诗人在听说有贵客来访时,迅速走出了家门,这不仅是对宾主之礼的重视,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新生活、新际遇的期待与热情。
最后,“桃花春径满,误识武陵源”则是在描绘诗人出门所见的美丽景色。这里的“误识”并非贬义,而是因为过于陶醉于眼前的美景,以至于错以为到了传说中的武陵源。这既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也映射出了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魅力。
整首诗通过对比、反差和意象的运用,展示了一种从沉迷到觉醒,从关闭到开放的心灵旅程。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何记室游湖州
暮雨关城独去迟,少年心事剑相知。
故人当路轻贫贱,倦客逢秋恶别离。
疏柳一旗江上酒,乱山孤棹道中诗。
水嬉散后湖亭废,此去烦君吊牧之。
送王才归钱塘
南归犹落魄,北上已蹉跎。
草草官亭酒,劳劳客路歌。
亲知今日少,山水故乡多。
匕首空留在,酬恩竟若何?
题虞文靖公书所赋鹤巢诗后
玉堂罢直发如丝,华盖当头戴笠时。
丁令去来沧海变,人间零落鹤巢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