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哀歌(āi gē)的意思:形容悲伤哀怨的歌声或歌曲。
薄才(bó cái)的意思:形容才能浅薄、学识不深。
楚些(chǔ xiē)的意思:表示事物数量稀少,数量很少。
端明(duān míng)的意思:指聪明、明智、机智。
对酒(duì jiǔ)的意思:一起喝酒,共饮美酒。
红尘(hóng chén)的意思:红尘是指尘世间的繁华喧嚣、纷扰琐事,也代表着人世间的欢乐与痛苦。
画鹢(huà yì)的意思:指绘画技艺高超的人。比喻某种技能或才能出类拔萃。
花木(huā mù)的意思:指花草树木,泛指各种植物。
旌旗(jīng qí)的意思:旌旗是指旗帜和旌旗的集合,也用来形容威风凛凛的景象或者人物。
列坐(liè zuò)的意思:指按照次序坐下,也表示有条不紊地坐在一起。
那许(nà xǔ)的意思:形容数量很多,多得难以计数。
西泠(xī líng)的意思:指人的思想境界高远,志向崇高。
虚堂(xū táng)的意思:指空虚无物的堂屋,比喻虚假的言辞或空洞的学问。
依依(yī yī)的意思:形容依恋不舍,情意绵绵。
正则(zhèng zé)的意思:指按照一定的规则、秩序进行,也表示合理、有序。
重五(zhòng wǔ)的意思:指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夏日午后,一群人在竹林深处的书堂中聚会的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夏日的清凉与宁静,以及竹林的幽静与远离尘嚣的氛围。通过“楚些哀歌”开篇,营造了一种哀而不伤的情感基调,随后通过“虚堂列坐午筵清”点明了聚会的地点和时间,强调了环境的清雅与聚会的庄重。
“竹深那许红尘到”一句,形象地表达了竹林的深邃与幽静,仿佛是红尘之外的一片净土,暗示了聚会的参与者在此可以暂时忘却外界的喧嚣与烦恼。“暑薄才宜白裕轻”则进一步描绘了夏日的凉爽,以及在这种环境下,人们可以轻松自在地享受聚会的乐趣。
接下来,“画鹢旌旗悲正则,长堤花木忆端明”两句,通过历史人物的典故,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高尚人格的敬仰。最后,“西泠两度逢重五,对酒依依隔岁情”将场景拉回到现实,点明了聚会的时间(端午节)和地点(西泠),并以“对酒依依隔岁情”收尾,表达了对相聚时刻的珍惜与对过往情感的回味。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夏日聚会的场景,还蕴含了对自然、文化、友情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表达和高超的艺术技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满庭芳·男作行尸
男作行尸,女为走骨,爷娘总是骷髅。
子孙后代,番作小骷髅。
日久年深长大,办资财、匹配骷髅。
聚满堂活鬼,终日玩骷髅。
当家骷髅汉,忙忙劫劫,长养骷髅。
有朝身丧,谁替你骷髅。
三寸主人气断,活骷髅、相送死骷髅。
休悲痛,劝君早悟,照管你骷髅。
满庭芳·儿女如花
儿女如花,妻颜似玉,算来眼下时光。
积财千万,难买不无常。
蓦地阴公来请,无辞诉、更不推忙。
空归去,资财换主,儿女各分张。
聪明贤达者,早离火院,躲了忙忙。
逍遥散诞,落个清闲,饥后巡门化饭,寒来纸布衣裳。
无牵系,神仙未了,落得寿延长。
满庭芳·道教初兴
道教初兴,释门微显,一兴一废如然。
达磨阐教,东土至西天。
都是后学晚辈,贪酒色、损坏真源。
争财气,不依教法,也望到西天。
三千年一遇全真,大教甲子天年。
丘公阐教,万朵金莲。
上界群仙。
在世诸魔,难道化才贤。
君知否,今番不遇,更待万余年。
满庭芳·大道无形
大道无形,难言难说,世人不晓其根。
不凭清净,数墨强寻文。
若是只凭经典,世间有、多少能人。
都成道,九天之上,塞满玉皇庭。
何须开辩利,休穷周易,罢讲黄庭。
真清真净,心上要无尘。
自有神仙提契,恁时节、得赴玄门。
幽微处,逍遥快乐,终日罗哩*。
满庭芳·身是庵儿
身是庵儿,性为庵主,耳目便是门窗。
壁中为舍,腹是厨房。
心是当厨博士,运水火、炼就元阳。
心宁守,依时饭熟,盛与主人尝。
休出庵外去,些儿迷路,难奔家乡。
端然庵内坐,修补中央。
运就金梁玉柱。
透清风明月灵光。
安然坐,不摇不动,怕甚恶风霜。
满庭芳·甘草人参
甘草人参,天麻芍药,薄荷荆芥川芎。
乳香没药,白芷共甘松。
玉金*芦桔梗,甘菊花、*藁本茯苓。
防风等,细辛分两,各自要均停。
问甚浑身壮热,管甚偏正,夹腊头风。
着将一字*鼻中,当下神功有准。
李贵妃曾坏双睛。
竭的效章宗见喜,加做一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