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钓雪·其二》
《钓雪·其二》全文
清 / 许南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三尺不知寒,持来七尺竿。

坐临冰凿凿,时拂玉珊珊

欲识高人意,宜从冷处看。

严冬在下,疑有蛰龙蟠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高人(gāo rén)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或技能上有很高造诣的人。

龙蟠(lóng pán)的意思:形容山势、河流等蜿蜒曲折,如龙蛇盘旋。

七尺(qī chǐ)的意思:形容人的身材高大。

人意(rén yì)的意思:人们的意愿或心意。

三尺(sān chǐ)的意思:三尺是指长度为三尺的物体,用来形容某人或某物的身高或高度。

珊珊(shān shān)的意思:形容女子的美丽、娇媚。

严冬(yán dōng)的意思:指寒冷的冬季,形容气候非常严寒。

在下(zài xià)的意思:谦称自己,表示自己地位低下或者自谦。

凿凿(záo záo)的意思:形容言辞确凿,没有丝毫疑虑。

蛰龙(zhé lóng)的意思:指有才能、有本领的人潜伏在暗中等待时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钓鱼人在严冬时节,手持三尺长的钓竿,在冰面上垂钓的情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钓鱼人的专注与耐心,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首句“三尺不知寒”,生动地刻画了钓鱼人面对寒冷环境的无畏态度,他手持的钓竿长达三尺,似乎已经忘却了外界的寒冷。接着,“持来七尺竿”进一步强调了钓鱼工具的长度和钓鱼人的决心,即使是在严冬,也要坚持下去。

“坐临冰凿凿,时拂玉珊珊”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冰面比作凿子,将雪花比作玉屑,形象地描绘了钓鱼人在冰面上活动的场景。同时,通过“时拂玉珊珊”这一动作,表现了钓鱼人对周围环境的细致观察和对美好事物的欣赏。

“欲识高人意,宜从冷处看”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钓鱼人内心世界的深刻理解。他认为,要真正理解一位高人的思想境界,就需要从他们面对困难和挑战的态度中去观察和体会。在这里,“冷处”既指自然环境的寒冷,也暗喻了生活中的逆境和挑战。

最后,“严冬阳在下,疑有蛰龙蟠”两句,以象征的手法,将钓鱼人比作潜藏于冬日严寒之下的蛰龙,暗示了钓鱼人内心的坚韧与力量。同时,诗人通过“阳在下”的描述,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人物精神相联系,寓意着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也能发现生命的力量和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钓鱼人冬季垂钓情景的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同时也蕴含了对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的赞美。

作者介绍
许南英

许南英
朝代:清

现代著名作家许地山的父亲许南英,是台湾近代著名的爱国诗人。他是台湾安平人,号蕴白,别号“窥园主人”和“留发头陀”。台湾安平,也就是今天的台南市。许南英作为台湾历史上第二十五位进士,他的一生浓缩了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种种际遇。他遭遇国土沦丧之痛,切身体会清朝官场的腐朽,也亲身经历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 他的命运与时代紧紧相连,手中的笔也时时捕捉时代的脉搏。他留下的诗集《窥园留草》记录了时代的方方面面。
猜你喜欢

登临

登临乘此暮江风,数尽南飞几字鸿。

秋水已清天更碧,晓枫未赤枣先红。

诸公轩冕留情处,万里山河拊髀中。

壮志已销思拥衲,饱餐蔬饭想虚空。

(0)

临江仙.章圃赏瑞香二首·其一

二月风光浓似酒,小楼新湿青红。

碧琉璃色映群峰。更携金凿落,来赏锦薰笼。

调客旧留□月旦,此花清软纤秾。

未饶兰蕙转光风。赤阑呈雅艳,翠幕护芳丛。

(0)

和卢叔才食蛹·其二

开箔团团雪满床,桃浆洒尽煮兰汤。

微躯分合葬君腹,报答君家三亩桑。

(0)

梦回

月上芙蓉浦,船依杜若洲。

岁行人冉冉,川永梦悠悠。

天地回青眼,江山养白头。

老生如朽木,安识有悲秋。

(0)

海棠

海外移根灼灼奇,风情闲丽比应稀。

晶莹宝萼排珠琲,旖旎芳丛簇绣帷。

繁极只愁随暮雨,飘多何计驻春晖。

浣花溪上年年意,露湿烟霞拂客衣。

(0)

次韵元厚之少保留题朱伯原秘校园亭·其一

少年为学已名家,才折丹枝病可嗟。

节带冰霜凌万竹,文含风露丽于花。

也怜美玉犹存璞,人恨良金未出沙。

赖有隐居如谷口,直将高意抗青霞。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李觏 朱彝尊 彭孙遹 萧纲 吴藻 陈邦彦 李流芳 皮日休 曹彦约 沈约 李峤 何绍基 周霆震 张舜民 倪瓒 康有为 陈寅恪 李慈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