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抵饶平作·其二》
《抵饶平作·其二》全文
清 / 丘逢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鼓角何处残碑不可寻。

田功迫秋急,山气入城深。

旧俗高髻,遗民半客音。

驱车访古,空作绣衣吟。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残碑(cán bēi)的意思:指受到损坏或破坏的石碑或雕塑。也用来比喻已经衰败或失去威严的事物或人。

访古(fǎng gǔ)的意思:指寻访古迹、古人遗迹或古代文化等。也可泛指对历史、文化等进行研究和探索。

高髻(gāo jì)的意思:高髻是指发髻高而整齐,形象上给人以庄重、端庄的感觉。

鼓角(gǔ jiǎo)的意思:指吹鼓吹角,表示鼓舞士气,激励人心。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角声(jiǎo shēng)的意思:指鸡鸣,表示天亮。也用来形容天刚亮,万籁俱寂。

旧俗(jiù sú)的意思:指陈旧过时的风俗习惯。

来访(lái fǎng)的意思:指某人到达某地拜访或访问。

驱车(qū chē)的意思:指乘车前往某地。

山气(shān qì)的意思:指山的气势或山中的气候。也用来形容人的气度、志向或气魄。

田功(tián gōng)的意思:指通过耕种田地获得的功劳或成果。

绣衣(xiù yī)的意思:绣衣是指绣制的衣物,比喻外表华丽但内里空虚的东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饶平城郊的秋日景象,以及历史变迁中的民俗风情。首句“鼓角声何处”以鼓角声引发对往昔战乱或历史痕迹的想象,但具体来源已难寻觅。次句“残碑不可寻”暗示了岁月流转中遗迹的沧桑,引人怀古之情。

“田功迫秋急”写出了农民们在秋季加紧农事的繁忙景象,显示出生活的艰辛与季节的紧迫。接下来,“山气入城深”则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出饶平城被群山环绕,秋意浓厚的环境特点。

“旧俗仍高髻”反映了当地传统风俗的留存,妇女们依然保持着高髻的发型,体现了地方文化的独特性。然而,“遗民半客音”又透露出人口结构的变化,部分居民已经带有外地口音,显示出时代的交融与变迁。

最后两句“驱车来访古,空作绣衣吟”表达了诗人自己驾车前来探寻古迹,却只能徒然发出感慨,抒发了对历史遗迹的凭吊和对自己无法改变现实的无奈情绪。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深沉,展现了丘逢甲对地方风土人情的细致观察和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丘逢甲

丘逢甲
朝代:清   字:仙根   号:蛰庵   籍贯:南武山   生辰:1864年~1912年

丘逢甲(1864年~1912年),汉族,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晚清爱国诗人、教育家、抗日保台志士。丘逢甲祖籍广东镇平(今广东蕉岭),1864年生于台湾苗栗县铜锣湾,1887年中举人,1889年己丑科同进士出身,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猜你喜欢

眼儿媚

那年私语小窗边,明月未曾圆。

含羞几度,已抛人远,忽近人前。

无情最是寒江水,催送渡头船。

一声归去,临得又坐,乍起翻眠。

(0)

秦淮杂诗

傅寿清歌妙嫩箫,红牙子玉夜相邀。

而今明月空如水,不见青溪长板桥。

(0)

民歌

坐催中门鸡乱啼,送人离别水东西。

挽水东流想无法,从今不养五更鸡。

(0)

题画廿四首·其十五

草屋柴门无点尘,门前溪水绿粼粼。

中间有甚堪图画,满坞桃花一醉人。

(0)

汴州怀古

花石今何在,孤城涕泪中。

金梁桥上月,偏照宋遗宫。

(0)

水龙吟

太行之麓清辉,地和气秀名天下。

共山沐涧,济源盘谷,端如倒蔗。

风物宜人,绿橙霜晓,紫兰清夏。

望青帘尽是,长腰玉粒,君莫问、香醪价。

我已山前问舍。种溪梅、千株缟夜。

风琴月笛,松窗竹径,须君命驾。

住世还丹,坐禅方丈,草堂莲社。

拣云泉,巧与余心会处,托龙眠画。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