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兵火(bīng huǒ)的意思:指战争的火焰,也指战火、兵戈之间的战争状态。
当世(dāng shì)的意思:指现在的时代、当前的社会。
敢言(gǎn yán)的意思:指敢于直言不讳,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会当(huì dāng)的意思:表示能力、才智等经过培养后能够达到某种水平或程度。
落花(luò huā)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逝去或破灭,形容事物的悲凉或人的遭遇不幸。
满目(mǎn mù)的意思:充满眼前,到处都是。形容景象壮观、美丽或繁荣。
凄凉(qī liáng)的意思:形容景象、声音等给人以寒冷、凄凉、悲哀之感。
奇穷(qí qióng)的意思:形容非常贫困或异常贫穷。
青眼(qīng yǎn)的意思:对某人或某事物看重、重视。
肉食(ròu shi)的意思:指吃肉的人,泛指享受物质享受或富贵人家。
剩有(shèng yǒu)的意思:指剩余的、残存的。
世变(shì biàn)的意思:指世界的变化,形容时代变迁、社会风气的变化。
素心(sù xīn)的意思:指一个人心地纯良善良,没有私心杂念。
望人(wàng rén)的意思:盼望某人的到来或寻找某人的踪迹。
眼望(yǎn wàng)的意思:眼睛向远处望去,形容渴望或希望达到某种目标。
有素(yǒu sù)的意思:有一定的才能、素质或基础
纵使(zòng shǐ)的意思:即使,尽管
满目凄凉(mǎn mù qī liáng)的意思:形容景象悲惨凄凉,令人感到悲伤和凄凉。
- 鉴赏
这首诗《叠韵答汪大清纯徐大挹泉赐和遣怀之作》由清代诗人王泰偕所作,通过其独特的视角与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面对战乱后的社会景象和个人心境的深刻思考。
首联“满目凄凉兵火馀,落花啼鸟傍人居”,描绘了战后荒凉的景象,满目的凄凉与战火的痕迹,落花飘零,啼鸟哀鸣,这些自然界的反应映射出战争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破坏。同时,诗人将这些景象与“傍人居”联系起来,暗示着即使在如此悲惨的环境中,人们依然顽强地生存下来,展现出生命的坚韧与不屈。
颔联“也知计拙犹磨砚,纵使奇穷不卖书”,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深知自己的计策或许拙劣,但仍然坚持自我,不放弃对学问的追求,即使生活困苦到极点,也不愿意卖掉书籍,这表现了他对知识的珍视和对精神世界的执着。
颈联“剩有素心堪自质,休将青眼望人舒”,表达了诗人保持本真、不媚俗的态度。他强调自己内心的纯洁,不会轻易向他人展示出过分的热情或期待,体现了他的独立人格和高洁情操。
尾联“会当世变行吾素,肉食敢言愧食蔬”,则展示了诗人对未来社会变革的期待与个人坚守的原则。他认为,无论世界如何变化,他都会坚持自己的生活方式和道德标准,不会因为外界的诱惑而改变自己的立场,尤其是不会为了物质利益而违背自己的原则,表现出一种高尚的道德勇气和坚定的信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对战乱后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更展现了其在逆境中保持自我、坚守理想的精神风貌,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和道德力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乙亥春得读遂堂先生庆芝堂集既卒业遂成长句以志向往之诚
风雅道既遥,斯文久沦丧。
往者不可作,来者将安向。
所以浮靡音,啁啾转相饷。
苟非绝代人,焉能持风尚。
天心觉颛蒙,中原起宗匠。
师古得精意,见者惊奇创。
出入汉魏间,或溯先秦上。
晋唐诸巨公,屹立不相让。
众善既兼综,变化穷殊相。
大业包隆古,近代谁与抗。
遂令奋往心,专一无他向。
讵曰能追随,慰我平生望。
赠戴通乾六首·其六
我昔走天下,失业旷生平。
目瞩千万人,难测幽隐情。
孰知金石交,而乃同一城。
彼亦无所立,此亦无所成。
执手定交谊,鬓发徒星星。
前路既如漆,况已西日倾。
各守贫贱躯,勿使儿女轻。
颍阳有流水,与子濯长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