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8日(农历三月廿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偶成·其十》
《偶成·其十》全文
明 / 王世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少年谤法晚护法,□抨鲁公少温公

僧雏两耳掩欲尽,未必西天耳尽聋。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护法(hù fǎ)的意思:指维护法律、维护社会公正和正义的行为。

僧雏(sēng chú)的意思:指年幼的僧人,比喻年轻而有才华的人。

少年(shào nián)的意思:指年纪轻的男孩子或青年人。

天耳(tiān ěr)的意思:指人的听力非常敏锐,能听到很远的声音。

未必(wèi bì)的意思:不一定,可能不

温公(wēn gōng)的意思:指一个人温和、慈善、乐于助人的品质。

西天(xī tiān)的意思:指远离尘嚣,遥远的地方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的《偶成(其十)》。诗中以“少年谤法晚护法”开篇,巧妙地运用了佛教中的概念来比喻人生的不同阶段和态度的变化。这里,“谤法”指的是对佛法的误解或批评,而“护法”则是指保护和维护佛法。通过“少年”与“晚”的对比,诗人表达了从年轻时的偏见到年老时的理解和守护的过程。

接着,“□抨鲁公少温公”这一句中的空格处应填入“或”,形成“或抨鲁公少温公”。这句话进一步阐述了这种变化,即可能有人在年轻时批评或轻视鲁公和温公,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经历的积累,他们可能会对这两位人物有更深刻的理解和尊重。

后两句“僧雏两耳掩欲尽,未必西天耳尽聋”则以僧侣为喻,形象地描绘了年轻人可能对外界的声音(包括批评和误解)保持警惕,但并不意味着这些声音都是错误的。即使是在遥远的西方(这里象征着真理或更高的智慧),也未必没有人在倾听和理解。这反映了诗人对于知识、理解和宽容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不同观点和经验的开放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个人成长、理解和宽容的主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现象的独到见解。

作者介绍
王世贞

王世贞
朝代:明   字:元美   号:凤洲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生辰:1526年-1590年

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yǎn)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
猜你喜欢

雪中会孙洙舍人饮王氏西堂戏成三绝·其二

南国高人真巨源,华堂邂逅接清樽。

十年一见都如梦,莫怪终宵语笑喧。

(0)

句·其二

李白寻仙持玉杖,庾公对月踞胡床。

(0)

清明日赴玉津园宴

春风盎盎水溅溅,南苑清明雨后天。

门外游人听玉管,席间使者劝金船。

定须归路烧红烛,还有新诗上采笺。

旧老恋恩方燕喜,看花应不忆伊川。

(0)

偈二首·其一

不学文章不读书,颓然终日自如愚。

虽然百事不通晓,是马何曾唤作驴。

(0)

过少林辄书四韵兼诒长老庆禾士

天入千岩碧,林收曼古春。

静中深有境,险外绝无邻。

宦牒婴污色,禅关脱世尘。

安心无觅处,断臂为何人。

(0)

朝阳洞

七凿混沌死,万变从此生。

海水能几何,呿口下混鲸。

归期不可晚,霜日背林明。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张羽 王建 蔡襄 唐顺之 刘鹗 陈傅良 杜荀鹤 李光 陶渊明 黄玠 胡俨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