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辞(bù cí)的意思:不顾、不避。
扶风(fú fēng)的意思:扶风意为支持、扶助,指在困难或危险时提供帮助。
伏波(fú bō)的意思:指屈服于强者,低头认输。
交阯(jiāo zhài)的意思:指两地交界处,也用来形容两种事物或观点的交融。
旌旗(jīng qí)的意思:旌旗是指旗帜和旌旗的集合,也用来形容威风凛凛的景象或者人物。
临海(lín hǎi)的意思:指靠近海边。
马流(mǎ liú)的意思:形容马奔跑时流动的姿态。也用来比喻行动迅速、连续不断。
明珠(míng zhū)的意思:指非常宝贵的东西或人才。
天南(tiān nán)的意思:指南方,南方。
铜柱(tóng zhù)的意思:比喻坚固不倒的支撑物或人。
云台(yún tái)的意思:云台原指高山上的云雾,后来比喻高耸的台阶。成语“云台”常用来形容建筑物高大宏伟。
子姓(zǐ xìng)的意思:形容人的品行或性格像儿子一样孝顺,尊敬长辈。
-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名为《伏波祠》。屈大均是广东南海人,以诗文著称,尤其擅长七言律诗。此诗通过对汉代名将马援(字伯达,封伏波将军)的纪念,展现了对历史英雄的崇敬之情。
首联“天南临海郡,汉代伏波祠”点明地点与主题,描述了位于天南之地的海边郡县中,有一座纪念汉代伏波将军的祠堂。这里“天南”、“临海”不仅描绘了地理环境,也隐含着对将军功绩的深远影响和对海洋边疆的开拓精神的赞颂。
颔联“铜柱勋长在,明珠谤不辞”赞扬了马援的功勋永存,即使面对诽谤也不退缩。这里的“铜柱勋”指的是马援在南征时立下的铜柱,象征其功绩;“明珠谤”则比喻虽遭人非议,但其卓越贡献如同明珠般璀璨,不可磨灭。
颈联“马流遗子姓,交阯奉旌旗”进一步描述了马援及其家族的影响,以及他征服交阯(今越南北部)后,该地人民对他的敬仰,以至世代传承其精神,奉其旗帜为荣。
尾联“此日云台业,扶风更有谁”表达了对马援功业的追忆与感慨,指出在今日的云台(古代表彰功臣的地方)上,除了马援,还有谁能与之相提并论?这既是对马援功业的肯定,也是对其精神的传承与期待。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对历史英雄的崇高敬意,同时也蕴含了对个人品格与国家民族精神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