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住(bú zhù)的意思:不停止、不断、连续不断
不信(bù xìn)的意思:不相信、怀疑
道人(dào ren)的意思:道人指的是修行道德修养的人,也可以指道德高尚的人。
即是(jí shì)的意思:即刻就是,马上就是。
旧时(jiù shí)的意思:指过去的时光如同一场梦境般虚幻、逝去。
迷津(mí jīn)的意思:迷失方向,不知所措
平旦(píng dàn)的意思:平旦指夜里天刚亮的时候,也可以引申为早晨的意思。成语中的平旦常用来形容夜晚即将过去,黎明即将来临的时刻。
穷苦(qióng kǔ)的意思:形容贫穷困苦。
求知(qiú zhī)的意思:渴望学习知识,追求知识的渴求。
人身(rén shēn)的意思:指人的生命和身体。
如意(rú yì)的意思:符合心意,符合愿望
入迷(rù mí)的意思:被某事物或某人所吸引,使人迷恋或陶醉。
外求(wài qiú)的意思:指通过外部寻求帮助或解决问题。
无相(wú xiāng)的意思:没有相貌或形象,形容人或事物没有任何特征或特点。
无量(wú liàng)的意思:形容数量极大,无法计量。
纤豪(xiān háo)的意思:形容人的体态苗条而又健壮。
相貌(xiàng mào)的意思:指人的外貌端庄、美丽。
已经(yǐ jīng)的意思:表示某个动作或状态已经完成或到达了某个时间点。
有道(yǒu dào)的意思:有正确的道理或方法。
知识(zhī shí)的意思:指一个人的知识非常广博,涵盖面广,深度深。
无量劫(wú liàng jié)的意思:无量劫是佛教用语,意指无限的时间。
- 鉴赏
这首诗《十二时颂(其一)》由南北朝时期的宝志所作,充满了深刻的哲理与佛教思想。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比喻,旨在引导读者深入思考宇宙、人生以及修行的奥义。
首句“平旦寅,狂机内有道人身”描绘了一幅清晨初醒、内心平静的画面,暗示着修行者在日常生活的每一刻都能保持警觉与纯净。接下来,“穷苦已经无量劫,不信常擎如意珍”则表达了修行者对过去无尽苦难的深刻反思,以及对信仰的坚定,认为真正的财富是内心的平静与智慧,而非物质上的拥有。
“若捉物,入迷津,但有纤毫即是尘”这一句警示人们不要被外在的事物所迷惑,强调了追求内在精神世界的必要性。这里的“物”可以理解为一切外在的诱惑与执着,而“迷津”则是指陷入世俗烦恼的困境。通过“但有纤毫即是尘”的比喻,诗人提醒我们,任何微小的贪念或执着都可能导致心灵的污染。
最后,“不住旧时无相貌,外求知识也非真”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前一句“不住旧时无相貌”意味着修行者不应停留在过去的自我认知上,而应不断超越自我,寻找更深层次的真理。后一句“外求知识也非真”则指出,真正的智慧并非来源于外界的传授,而是通过内心的探索与实践获得的。这反映了佛教中“自悟”的核心理念,即每个人都有能力通过自我反省达到觉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修行的本质、人生的真谛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佛法,是一首富有启发性的作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二二八
眼横鼻直,气清骨寒。
手眼外应金篦快,身心内照玉壶宽。
机丝交织兮春华蔟蔟,与物齐平兮梦蝶团团。
性习林泉,身心信缘。长虹敛雨,照雪倚天。
头头物物随宜说,刹刹尘尘各住禅。
妙触出碍,幻成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