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几日,怎东风已换,馀寒犹峭。
两岸浓烟,半篙新涨,日向溪山绕。
愁愁(chóu chóu)的意思:形容非常忧愁、烦恼。
东风(dōng fēng)的意思:东风是指从东方吹来的风,引申为春风,也比喻好消息、繁荣的前兆。
对景(duì jǐng)的意思:对比观察景物,领会景物的美妙之处。
芳草(fāng cǎo)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或人物。
凤枕(fèng zhěn)的意思:比喻高贵的枕头,形容富贵、享受舒适的生活。
孤村(gū cūn)的意思:指偏僻孤立的村庄,也用来形容一个人处境孤独,缺乏支持和帮助。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怀抱(huái bào)的意思:怀抱指抱在怀里,比喻对人或事物的关怀、照料。
两岸(liǎng àn)的意思:指海峡两岸,特指台湾海峡两岸的关系。
柳丝(liǔ sī)的意思:指形容柳树枝条柔软、摇曳的样子。
梅花(méi huā)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或才能在逆境中得以展现出来。
牵鱼(qiān yú)的意思:指因为一点小事而引发更大的麻烦或纠纷。
日暮(rì mù)的意思: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也比喻事情接近尾声或即将结束。
柔橹(róu lǔ)的意思:形容柔软而富有弹性的柳树枝条,比喻人的性情柔和、温顺。
烧灯(shāo dēng)的意思:形容夜间不休息,继续学习或工作。
侍儿(shì ér)的意思:指侍奉主人、服侍他人的人。
时节(shí jié)的意思:指特定的季节或时期,也可指特定的时机。
天涯(tiān yá)的意思:指天边,引申为指遥远的地方或极远的地方。
消愁(xiāo chóu)的意思:消除忧愁,解除烦恼。
杨柳(yáng liǔ)的意思:杨柳是指杨树和柳树,用来形容柔软、婉约的女子。
遥指(yáo zhǐ)的意思:远距离指向,用手势或目光指向远处。
渔歌(yú gē)的意思:渔民在钓鱼时唱的歌曲。比喻轻松自得的生活。
鱼笺(yú jiān)的意思:指书信、信件等纸张上,因长期未用而沾满了鱼腥味。
怎奈(zěn nài)的意思:表示无法改变或无法抵挡某种不如意或困难的境况。
转眼(zhuǎn yǎn)的意思:转眼意为时间过得非常快,形容时间飞逝或事情发生得很快。
这首《念奴娇》描绘了初春时节舟中所见之景,情感细腻,意境悠远。
开篇“春来几日”,以问句形式引出季节变换,点明时间背景。接着“怎东风已换,馀寒犹峭”,春风已至,但冬寒未尽,对比鲜明,营造出初春特有的温凉氛围。“转眼烧灯时节过,碧尽天涯芳草”一句,写出了春节后时光流转,绿意盎然的景象,表达了对新春的期待与喜悦。
“两岸浓烟,半篙新涨,日向溪山绕”,描绘了一幅烟波浩渺、山水环绕的画面,烟雾缭绕的两岸,新涨的水位,太阳缓缓移动,与溪山相映成趣,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壮美。
“暖黄吹绽,数枝杨柳丝袅”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气息,温暖的阳光下,杨柳绽放嫩芽,轻盈的柳丝随风摇曳,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遥听何处渔歌。几声柔橹,日暮孤村渺”,通过远处渔歌和柔橹声,以及日落时分孤村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孤独的氛围,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对景消愁愁欲破,怎奈更增怀抱”,面对如此美景,诗人本想借此消解心中的愁绪,却反而更加触动心怀,表达了复杂的情感体验。
最后,“懒牵鱼笺,聊欹凤枕,闷倚蓬窗悄”,诗人选择暂时放下笔墨,静静地倚靠在船窗旁,享受这份静谧与孤独,似乎在寻找心灵的慰藉。
“侍儿遥指,梅花今又开了”,侍女遥遥指向远处,梅花再次绽放,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的赞美,也象征着希望与新生,为整首诗增添了一抹亮色。
综上所述,《念奴娇·丙午初春舟中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初春时节舟行所见的自然风光,以及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展现了清雅脱俗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情感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