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小院中面对春风吹过,内心涌起的淡淡哀愁。诗人巧妙地将情感与自然景象融合,通过“东风”、“春愁”、“帘栊”、“凋零”、“花枝”等意象,营造出一种细腻而哀婉的氛围。
首句“小院东风去住中”,以“东风”作为引子,暗示季节更迭,春意渐浓,但“去住中”的表述,透露出一种不确定感和淡淡的忧伤。接着,“春愁元不隔帘栊”一句,直接点明了女子内心的愁绪,并且强调了这种愁绪并非外界所引起,而是源自于她内心的深处,即使是在封闭的室内,也无法完全隔绝。
“自家颜色凋零尽”进一步深化了女子的情感状态,这里的“颜色”不仅指女子的外貌,也象征着她的青春、活力和希望。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些美好的事物逐渐消逝,女子感到自己的生命力正在衰减,内心充满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哀叹。
最后一句“却对花枝惜堕红”则将情感推向高潮。女子面对院子里的花枝,看到花朵凋谢,不禁心生怜惜。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感慨,更是对自己青春易逝、生命短暂的深深忧虑。通过“惜堕红”这一细节,诗人巧妙地将个体的情感与自然界的变迁相联系,使得整首诗的情感表达更加丰富和深刻。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小院、东风、春愁、凋零、花枝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女子在春日里面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哀愁与感慨,情感细腻,寓意深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范舍人还朝
平生嗜酒不为味,聊欲醉中遗万事。
酒醒客散独悽然,枕上屡挥忧国泪。
君如高光那可负,东都儿童作胡语。
常时念此气生瘿,况送公归觐明主。
皇天震怒贼得长,三年胡星失光芒。
旄头下扫在旦暮,嗟此大议知谁当。
公归上前勉画策,先取关中次河北。
尧舜尚不有百蛮,此贼何能穴中国。
黄扉甘泉多故人,定知不作白头新。
因公并寄千万意,早为神州清虏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