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高邮道中》
《高邮道中》全文
元 / 王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筑甬馀三百,湾环护漕沟。

重桥穿宝应,一岸入高邮

水陆开亭转,烽烟静塞愁。

腰缠十万,官遣上扬州。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宝应(bǎo yìng)的意思:宝贵的应该珍惜和保护。

烽烟(fēng yān)的意思:指战争时期烽火四起、战事频繁的景象。

高邮(gāo yóu)的意思:形容人的声音高亢激昂。

环护(huán hù)的意思:指保护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平衡。

三百(sān bǎi)的意思:指数量众多,形容数量或程度非常大。

十万(shí wàn)的意思:指数量众多,形容数量非常庞大。

水陆(shuǐ lù)的意思:指水上和陆地,泛指各种交通方式。

湾环(wān huán)的意思:指河流、道路等绕着一片地区环绕而过。

腰缠(yāo chán)的意思:指身上缠着金银财宝,形容人财富丰厚。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王恽的《高邮道中》,描绘了高邮地区的壮丽风光与历史变迁,展现了诗人对这片土地深厚的情感。

首句“筑甬馀三百”,以“三百”这一数字,形象地描绘了高邮地区宽阔的甬道,暗示了其历史悠久和规模宏大。接下来,“湾环护漕沟”一句,通过“湾环”二字,生动地展现了水道的曲折蜿蜒,以及它在保护漕运中的重要角色,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景象。

“重桥穿宝应,一岸入高邮”两句,进一步展示了高邮地区的地理特色。重桥不仅连接了不同的区域,也象征着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而“穿宝应”、“入高邮”的描述,则暗示了道路的延伸与扩展,以及不同地域之间的联系。

“水陆开亭转,烽烟静塞愁”则将视角转向了历史的变迁。水陆交通的便利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亭台楼阁的建立增添了人文气息。然而,“烽烟静塞愁”一句,又在宁静之中透露出一丝历史的沧桑感,让人感受到战争与和平的交替,以及人们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最后,“腰缠无十万,官遣上扬州”两句,以个人的经历和感受,表达了对官府派遣官员前往扬州的无奈与感慨。或许,这背后蕴含的是对官场现实的讽刺,或是对远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高邮地区的自然风光、历史变迁以及人文情感,是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

作者介绍

王恽
朝代:宋

猜你喜欢

江行杂诗三首·其一

一舸淹晨夕,平沙舣落曛。

江潮晴涌月,山火夜烧云。

黑想蛟涎出,腥愁虎气闻。

明朝牵百丈,回首白鸥群。

(0)

葺园·其一

荒墟渐庐舍,迩来成四邻。

园丁既老病,灌溉殊苦辛。

幸免麋鹿齸,翻嫌犬豕㺦。

非关篱落缺,厮媪抱为薪。

念彼生理困,未忍加詈瞋。

寻思插芒棘,刺手伤吾仁。

物情好苟得,刑罚谁见悛。

疆场且寇盗,小犯安足嗔。

惟当重风化,浸使薄俗淳。

士林尚廉耻,敷教修彝伦。

上无苟且政,下有让畔民。

干戈自偃息,化日长如春。

(0)

洪氏园

秋宪当年赋《遂初》,槿篱茅屋树枝疏。

一溪香雪长携屐,满院萝阴正读书。

乍可山如人影澹,无妨月照夜台虚。

荒烟此日迷花坞,十笏模糊指旧庐。

(0)

闻砧

万井西风下,城高一叶飞。

可怜今夜月,重捣去年衣。

听乱情交切,声疏力渐稀。

异乡刀尺冷,多少客思归!

(0)

送待御念东先生·其二

年光晼晚客情多,白首尊前发浩歌。

天上岁星知曼倩,人闲居士问维摩。

久期汗漫游溟渤,乍喜飞腾谢罻罗。

疲马萧条灞陵路,任他醉尉夜相诃。

(0)

榕村

卜筑三经前,落成三纪后。

游宦如涉波,邈不知其久。

榕树加远条,杂植颇阴黝。

涧水无消添,稍复导源首。

抗榭观遥山,辟亭通四牖。

前轩及南舍,皆俯鲁侯茆。

为此将藏修,不量倡士友。

薄遽遂周星,行复朝北斗。

匪我老未休,命有驿神守。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郑清之 吴融 夏竦 徐夤 张说 梁寅 周文璞 张炎 贾岛 傅若金 贺知章 顾况 刘因 叶梦得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