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赠 查 仲 文 宋 /项 安 世 诸 老 更 推 挽 ,先 生 定 别 留 。孰 知 庐 阜 趣 ,战 胜 汉 廷 游 。直 自 全 高 隐 ,宁 当 退 急 流 。典 刑 能 辈 在 ,馀 润 觅 东 邱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典刑(diǎn xíng)的意思:指法律规定的刑罚。
高隐(gāo yǐn)的意思:高度隐蔽、隐藏得很深。
急流(jí liú)的意思:形容水流湍急,比喻事情发展迅猛,势头强劲。
老更(lǎo gēng)的意思:指人年纪大,经验丰富,能力强,德行高尚。
庐阜(lú fù)的意思:指住宅或居所。也用来形容居住的地方。
宁当(níng dāng)的意思:宁可选择某种不太理想的情况,也不愿意选择另一种更糟糕的情况。
前辈(qián bèi)的意思:指在年龄、职位、学问等方面比自己更早出现或更高一级的人。
孰知(shú zhī)的意思:谁知道
推挽(tuī wǎn)的意思:指人们互相拉扯、争夺,形象地比喻争斗、争夺。
先生(xiān shēng)的意思:先生一词可以指代男性,也可以指代受过教育、有地位的人。在古代,先生一词常常用来尊称有学问、有才干的人。
战胜(zhàn shèng)的意思:战胜指克服敌人、克服困难、取得胜利。
自全(zì quán)的意思:自己保全自己,自我保护
- 注释
- 诸老:年长的人。
更:更加。
推挽:争相挽留。
先生:指代某位先生。
定:决定。
别留:独自留下。
孰知:谁知道。
庐阜:庐山。
趣:乐趣。
战胜:游刃有余。
汉廷:朝廷。
直自:直接地,完全。
全高隐:完全隐居。
宁:岂肯,宁愿。
退急流:随波逐流。
典刑:典范。
前辈:先辈。
在:存在。
馀润:遗留的影响。
觅:寻找。
东邱:东方的仙境,比喻隐居之处。
- 翻译
- 年长者们争相挽留,先生却决定独自离开。
谁能理解庐山的乐趣,他在政坛上如同游刃有余。
他选择完全隐居,岂肯随波逐流于世俗。
前辈的典范犹在,他寻找着像东方仙境般的隐逸之地。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赠予查仲文的作品,通过对查仲文的赞扬和对其隐逸生活的推崇,展现出对查仲文高尚品格的敬佩。首句“诸老更推挽”,表明查仲文受到众多长者的推重和挽留,显示出他在同辈中的威望。次句“先生定别留”则强调了查仲文选择离开的决断,暗示他可能有着独特的志向。
“孰知庐阜趣”表达了诗人对查仲文选择庐山隐居生活的理解和欣赏,庐阜即指庐山,这里寓含着超脱尘俗的乐趣。接下来,“战胜汉廷游”暗指查仲文以隐居生活胜过世俗的仕途,表现出他对官场的淡泊态度。
“直自全高隐”进一步赞美查仲文的高尚隐逸,他选择完全遁迹山林,不为外界所动。“宁当退急流”则借自然水流的比喻,表达查仲文宁愿选择退隐也不愿随波逐流的生活抉择。
最后两句“典刑前辈在,馀润觅东邱”中,“典刑”意为典范,诗人认为查仲文是前辈的楷模,他的德行和智慧如同滋润万物的清泉,影响深远,期待后人能从中汲取教益,寻找像东邱那样的隐逸之地。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赞美查仲文的隐逸生活和高尚品质,展现了诗人对查仲文的敬仰以及对隐逸文化的推崇。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寄谢吴司空推荐议大礼四首·其一
古称议礼家,聚谈如聚讼。
矛盾各门墙,隔越若楚宋。
纷纭无定说,嗫嚅徒口诵。
庙堂富才猷,德光望弥重。
指挥定仪注,检束谁敢纵。
顾我葑菲才,落落莫与共。
明公重遐遗,一言思我供。
老马还识途,爨桐亦可用。
目断江东云,空切贤臣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