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过 李 楫 宅 唐 /王 维 闲 门 秋 草 色 。终 日 无 车 马 。客 来 深 巷 中 。犬 吠 寒 林 下 。散 发 时 未 簪 。道 书 行 尚 把 。与 我 同 心 人 。乐 道 安 贫 者 。一 罢 宜 城 酌 。还 归 洛 阳 社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安贫(ān pín)的意思:安于贫困,满足于贫困的生活状态。
车马(chē mǎ)的意思:指车马奔驰,形容忙碌、繁忙的场景或生活。
道书(dào shū)的意思:指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也可指宗教经典或哲学著作。
道安(dào ān)的意思:指道路平坦安稳,没有障碍和困扰。
寒林(hán lín)的意思:
(1).称秋冬的林木。 晋 陆机 《叹逝赋》:“步寒林以悽惻,翫春翘而有思。” 唐 王维 《过李揖宅》诗:“客来深巷中,犬吠寒林下。” 宋 范仲淹 《和提刑赵学士探梅》诗之二:“静映寒林晚未芳,人人欲看 寿阳 粧。” 瞿秋白 《饿乡纪程》六:“车站前一片大旷场,四围寒林萧瑟,晓霜犹凝,飕颼的西北风吹着落叶扫地作响,告诉我们已经到了北国寒乡了。”
(2).梵语音译。弃尸之处。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七:“尸陀林,正言尸多婆那,此名寒林。其林幽邃而寒,因以名也。在 王舍城 侧,死人多送其中。今总指弃尸之处名‘尸陀林’者,取彼名之也。”还归(hái guī)的意思:归还、归宿
乐道(lè dào)的意思:乐于探索新的道路或方法,喜欢寻找新奇的事物。
林下(lín xià)的意思:指在树林中、森林里,多用来形容隐居、避世的境地。
洛阳(luò yáng)的意思:指文化名人或作品在洛阳特别受到重视和推崇。
犬吠(quǎn fèi)的意思:指小狗的叫声,比喻微不足道的声音或无足轻重的事物。
散发(sàn fà)的意思:散发指事物散布出去,散发出来。
深巷(shēn xiàng)的意思:指偏僻、幽静的小巷子。
书行(shū xíng)的意思:指读书的行为,也指读书的成果。
同心(tóng xīn)的意思:指心思、意志、目标等完全一致,团结一心。
闲门(xián mén)的意思:指平时不起作用的门,比喻不经常使用或不重要的事物。
终日(zhōng rì)的意思:整天,一整天
洛阳社(luò yáng shè)的意思:指聚集在洛阳的文人墨客,形容文化盛景或学术团体。
乐道安贫(lè dào ān pín)的意思:乐于道德修养,安于贫困生活。
- 注释
- 闲门:指无人造访的门户。
秋草色:秋天草木枯黄的颜色。
终日:整天,一天到晚。
车马:古代主要的交通工具,此处代指访客。
客:客人。
深巷:偏僻的小巷。
犬吠:狗叫。
寒林:形容树木萧疏,给人以寒冷之感。
散发:披头散发,古代文人的一种放纵不拘礼法的行为。
时未簪:没有束发插簪,表示随性自在。
道书:道教的书籍。
行尚把:仍在阅读,手不释卷。
同心人:志趣相投的人。
乐道安贫:乐于追求道义,安于清贫的生活。
一罢:一次结束。
宜城酌:宜城县的饮酒聚会,宜城是地名。
还归:回到。
洛阳社:洛阳的社交圈子,可能是指朋友或同道中人的聚集地。
- 翻译
- 寂静的门口秋草丛生,整日都听不到车马的声响。
有客人来到深深的巷子里,寒冷的树林下传来犬吠声。
头发散乱尚未插簪,手中还拿着道家的书籍在阅读。
和我志同道合的人,是那些乐于谈道安于贫困的人。
结束了宜城的饮酒,又回到了洛阳的朋友圈。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安贫乐道的生活状态。开篇"闲门秋草色,终日无车马"两句,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又有些许萧索的景象,门前长满了秋草,整日没有人来人往的车马声,显现出诗人所在之地的冷清与宁静。接着"客来深巷中,犬吠寒林下",即便是有人到访,也只能在深邃的小巷中出现,他们的到来还引得狗儿在寒冷的林下吠叫,这些细节都增加了一种深远与寂静的氛围。
诗人不仅生活环境选择宁静,而且连日常的装饰都显得随意"散发时未簪",头发没有束起,更像是对物质享受的淡泊。"道书行尚把"则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对于道家思想的追求与执着,手中拿着道家的典籍,在行走间依旧研读不息。
"与我同心人,乐道安贫者"是全诗情感的高潮,表达了诗人对于志同道合之人的珍视,以及对那种安于清贫、乐在道法的心境。最后两句"一罢宜城酌,还归洛阳社"则描绘了一次简短的外出饮酒之后,又返回自己所居住的洛阳城社团聚的地方,这里可能是诗人精神上的避风港。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静谧生活场景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物欲、追求心灵自由与平和的心境,以及对友情与精神寄托之地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唐花谣
闻道恒春乃洞天,四时花发谁使然。
女夷已假花师柄,花师得窃女夷权。
女夷过非花师过,柔红嫩紫纷无那。
廿四风番信全爽,十二月令名虚播。
冬葩夏蘤无不直,速成还恐遭先朽。
黄山松树笑苍颜,共渠且作忘年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