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身萍叶似,漂泊偶东池。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元 夕 东 池 上 作 明 /唐 之 淳 未 老 只 伤 离 ,春 霜 着 鬓 丝 。才 过 拜 年 日 ,又 属 放 灯 时 。头 重 生 憎 酒 ,心 问 熟 品 诗 。此 身 萍 叶 似 ,漂 泊 偶 东 池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拜年(bài nián)的意思:向他人致以新年的祝福
鬓丝(bìn sī)的意思:指人的鬓角的头发,用以形容人的年纪已经很大。
放灯(fàng dēng)的意思:指放照明灯,也比喻揭发真相、曝光事实。
过拜(guò bài)的意思:过分恭敬地行礼拜访。
漂泊(piāo bó)的意思:指人在外地流浪、无固定居所的状态。
伤离(shāng lí)的意思:伤害别离之情感,形容离别时的伤感和痛苦。
生憎(shēng zēng)的意思:遗憾、可惜
头重(tóu zhòng)的意思:比喻上身沉重,下身轻盈,也用来形容人的思想不稳定。
重生(zhòng shēng)的意思:指重新获得生命或重新开始的意思。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唐之淳的《元夕东池上作》描绘了诗人在元宵节时的孤独与漂泊之感。首句"未老只伤离"表达了诗人对青春流逝和亲友离别的感慨,尽管尚未老去,但离别之痛已深深刺痛。"春霜著鬓丝"进一步刻画了岁月在鬓发上留下的痕迹,暗示时光无情。
"才过拜年日,又属放灯时"两句,点出元宵佳节的热闹氛围,然而诗人却未能融入其中,反而倍感孤寂,因为这正是家人团聚、欢庆之时。"头重生憎酒"写出了诗人借酒浇愁,却愈发厌倦酒精,反映出内心的苦闷。"心闲熟品诗"则透露出诗人试图通过诗歌来排遣忧郁,寄托情感。
最后两句"此身萍叶似,漂泊偶东池"以浮萍自比,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感觉自己像浮萍一样随波逐流,无定所,偶然间漂泊到东池边,寓含了深深的漂泊之感和对安定生活的渴望。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元夕之夜的孤独与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