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诸韩及孙曼叔晚游西湖三首·其三》全文
- 注释
- 舟:船。
中:里面。
演:展现,表达。
意:心意,思绪。
不:否定。
浅:浅薄,少。
却:转折,转身。
坐:坐下。
林塘:池塘边的树林。
景:景色。
欲:快要。
昏:黄昏。
翠色:绿色。
蜻蜓:一种昆虫。
立:站立。
菱蕊:菱角花蕊。
青丝:青色的丝线,这里比喻马鬃或马尾。
騕袅:形容马匹轻盈地走动。
秣:喂食。
城根:城墙下。
- 翻译
- 在舟中我思绪万千,心情难以平静。
我转身坐下,欣赏着林塘渐近黄昏的景色。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梅尧臣在舟中的惬意感受和西湖傍晚的宁静景色。"舟中演满意不浅"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满足与愉悦,仿佛在舟行中找到了某种深远的意蕴。"却坐林塘景欲昏"转而写诗人转身回到湖边的林塘,此时天色渐暗,景色显得更加迷人。
"翠色蜻蜓立菱蕊"细致入微地刻画了一幅生动的画面,翠绿色的蜻蜓停歇在菱花上,增添了生机与静谧。"青丝騕袅秣城根"则借用了马匹的形象,青丝般的马鬃在城边的草地上轻轻摇曳,进一步渲染了傍晚时分的恬静氛围。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西湖傍晚的自然之美,以及诗人在此时的心境,既有个人的情感流露,也有对大自然的赞美。梅尧臣的诗风素来清新自然,这首诗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